回覆列表
  • 1 # 看電影雜誌

    “三觀不正”中的三觀,是指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隨著時代變革,曾經一些被認為是“三觀不正”的觀念,如今也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同。

    在電影屆,也曾出現過一些“三觀不正”的電影,它們大多有著前衛的思想,和超越同時代電影人們的拍攝風格。而在當時的普遍的“三觀”下,這些影片大多被扣上了“三觀不正”的帽子,但如今,它們卻成為了經典。

    [日落黃沙] IMDb:8.0 / 豆瓣:8.3

    作為好萊塢百年百部經典作品中的第80位,[日落黃沙]可稱得上是西部片經典。

    故事講述搶劫失敗的綁匪派克,在面對險境時,和賞金獵手桑頓,印第安青年安琪間所發生的利益糾葛。

    兩個半小時的片長,不僅充斥的搶銀行、火車逃亡的重頭戲,其百轉千回的故事,也讓影迷們大呼過癮。

    但在影片剛剛上映時,[日落黃沙]卻遭到了影評人的口誅筆伐。

    一切只因為,影片和觀眾看到了傳統西部片,差距太大了。

    以往的西部片中,主人公往往有著優秀的品德,高尚的情操。他們更像是西部片中的正義英雄,在亂世中捍衛著尊嚴和正義。

    但在[日落黃沙]中,沒有一個好人。

    影片開場每五分鐘,主人公便開始大開殺戒,當時的影評人看到這段鏡頭時甚至感言,“暴力的無法繼續看下去”。

    片中,暴力與背叛的橋段頻頻上演,傳統西部片中單純的正義和邪惡在[日落黃沙]中不復存在。

    除此之外,影片中的暴力元素比比皆是,從前文中提到的片頭槍戰,到主人公們反目為仇,暴力是促使影片發展下去的唯一動因。

    雖然被批無數,但[日落黃沙]凌厲的剪輯和超前的影響,早已被公認為西部片中的經典。

    其高速剪輯和慢鏡的使用,更被成為是“暴力美學”的鼻祖。

    吳宇森、昆汀·塔倫蒂諾等大師更是直言,自己的鏡頭靈感均取材於[日落黃沙]。

    於此同時,曾經被批太“陰暗”劇情元素,如今早已成為了西部片的標配。比如《西部世界》和《赴湯蹈火》。

    從令人病垢的“毀三觀”爛片,到如今的“暴力美學”經典,[日落黃沙]不僅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還得到了應有的影史地位。

    帝國的毀滅 IMDb:8.2 / 豆瓣:8.7

    一部由德國詳細講述希特勒生命中最後12天的故事,更重要的是,它是德華人拍的。

    片中,希特勒被最大的去符號化,全片以一個普通人的視角呈現了這位暴君的最後人生。

    影片一上映,正義不絕於耳。

    在顛覆性質的描寫背後,觀眾普遍認為,影片有過於美化納粹的行為。

    面對如此爭議,影片導演奧利弗·西斯貝格卻表示“作為電影人,我們向當年的受害者展示的不是一個魔鬼,而是一個人。我為這部電影感到自豪。”

    時至今日,[帝國的毀滅]仍然是位數不多描寫希特勒的作品之一,它在德國電影史的地位,早已成為公認的經典。

  • 2 # 一站混剪

    1《玻璃之城》。不管劇中有多少情懷,可單看韻文和港生這一對,始終感覺有些渣。大學時期愛的死去活來,港生去巴黎留學後兩人聚少離多,兩人開始猜忌,最終勞燕分飛,選擇了苦等在身邊的備胎。多年後,兩人再次相遇,此時他們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兩人又發現了對方才是自己的真愛,不顧一切的瘋狂起來。既然當初沒走在一起,就有不能在一起走的理由,各有家室,卻出軌偷情,真是很渣。更奇葩的是他們的子女還原諒了他們,走到了一起。

    2 《小時代》。這個電影一連拍了4部,部部亮瞎雙眼。林蕭、顧裡、南湘、唐宛如四人是好姐妹,但四人的友情卻似乎貌合神離。顧裡與南湘男友私通,導致兩人分道揚鑣,而林蕭明明有男友卻與一名作家保持曖昧關係,最令人無法理解的是儘管林蕭男友一次次背叛她,林蕭還是像牛皮糖一樣貼上去巴結,同樣的情況還出現在南湘與其男友的關係中。可以說四位“時代姐妹花”中,也就唐宛如的情商略顯正常一些。其他三人都或多或少地擁有賤兮兮的品性——比如顧裡的“瑪麗蘇綜合徵”,南湘和林蕭的“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3《失戀33天》。高階婚禮策劃師黃小仙做夢也想不到,相戀七年的男友居然和自己的閨蜜走到了一起。被好閨蜜撬了牆角,這讓一向強勢的她無論如何也不能忍受。防火防盜防閨蜜,姐妹們可長點心吧。還好,在沒有了愛情的這段時間裡,黃小仙發現了那個總是與自己針峰相對的娘娘腔同事王小賤還是有他自己的魅力的。雖然有點娘,但沒準兒還真是個直男對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專業太冷門,國考如何選擇合適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