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逵是北宋與狄青齊名的名將,不過題主這個說法我沒聽過,郭逵南征的事情倒是知道,這場戰爭被稱為“宋越熙寧戰爭”或“富良江之戰”。是北宋熙寧年間,由於越南入侵,宋朝派遣郭逵領兵對其予以反擊,在富良江大敗越軍,並最終迫使越南方面投降的戰事。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越南方面發生政變,前黎朝左親衛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奪取帝位,改元順天,史稱李太祖,越南開始進入李朝統治時期。自李公蘊統治越南時起,越南開始對宋朝邊境進行侵擾。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李朝第三位皇帝李聖宗去世,年僅7歲的李乾德繼位,是為李仁宗,由檢校太尉李常傑和兵部侍郎李道成輔佐。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沈起被任命為貴州知州,由於越南的經常犯邊,沈起到任後開始依保甲法點集土丁,整頓軍備。之後,劉彝又被任命為貴州知州,他同樣加緊訓練士兵,製作戰船,收編當地部落民眾為兵,授以戰爭技巧。
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由於宋朝方面的積極備戰,越南方面以為宋朝要對越南用兵,於是李朝君臣意圖率先動手。李朝大將李常傑領兵二十萬,水陸並進攻入宋境廣南西路,先後攻破中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邕州之戰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而死,而李朝軍隊則在破城後大肆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眾而回。
熙寧八年(1075年)十二月和熙寧九年(1076年)2月,宋朝派遣使臣出使占城和真臘,占城和真臘表示願意配合宋朝進攻越南。
熙寧九年(1076年),北宋釋出《討越南敕諭》,成立安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總管本道經略招討司,以趙卨為正使,宦官李憲為副使,燕達為副都總管。但由於趙卨和李憲失和,宋軍未能發兵,后王安石介入,李憲被撤。依趙卨建議改任郭逵為正使,趙卨為副,集結軍隊和民夫共計30萬進入廣西。
宋朝出兵後,越南開始收兵,郭逵和趙卨則分兵對越軍展開追擊,並收復欽州、廉州,隨即攻入越境。
熙寧九年(1076年)九月,燕達破廣源州(今越南廣淵),守將劉應紀投降。隨後宋軍水陸並進,大規模進入李朝境內,雙方在決裡隘交戰,越南李朝軍隊戰敗,宋軍攻佔機榔縣與門州(今同登西北)。
熙寧九年(1076年)12月21日,郭逵均抵達富良江(今紅河),宋朝和越南雙方展開決戰。郭逵用計誘敵深入,李常傑中計,率兵渡江作戰,宋軍伏兵盡出,越軍大敗,被殺數千人,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富良江防線被破後,宋軍直接威脅越南都城昇龍(今河內)。
富良江之戰後不久越南君主李乾德求和,宋軍由於多為北兵,進入炎熱的煙瘴之地作戰本就困難,雖然取勝但傷亡亦重,且軍糧即將耗盡。面對越南求和,郭逵表示“願以一身活十餘萬人命”,同意議和撤兵。在率先將傷病士兵撤回後,宋朝大軍隨即撤軍,宋越雙方議和。
郭逵是北宋與狄青齊名的名將,不過題主這個說法我沒聽過,郭逵南征的事情倒是知道,這場戰爭被稱為“宋越熙寧戰爭”或“富良江之戰”。是北宋熙寧年間,由於越南入侵,宋朝派遣郭逵領兵對其予以反擊,在富良江大敗越軍,並最終迫使越南方面投降的戰事。
戰爭起因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越南方面發生政變,前黎朝左親衛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奪取帝位,改元順天,史稱李太祖,越南開始進入李朝統治時期。自李公蘊統治越南時起,越南開始對宋朝邊境進行侵擾。
北宋熙寧五年(1072年),李朝第三位皇帝李聖宗去世,年僅7歲的李乾德繼位,是為李仁宗,由檢校太尉李常傑和兵部侍郎李道成輔佐。
北宋熙寧六年(1073年),沈起被任命為貴州知州,由於越南的經常犯邊,沈起到任後開始依保甲法點集土丁,整頓軍備。之後,劉彝又被任命為貴州知州,他同樣加緊訓練士兵,製作戰船,收編當地部落民眾為兵,授以戰爭技巧。
北宋熙寧八年(1075年),由於宋朝方面的積極備戰,越南方面以為宋朝要對越南用兵,於是李朝君臣意圖率先動手。李朝大將李常傑領兵二十萬,水陸並進攻入宋境廣南西路,先後攻破中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邕州之戰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而死,而李朝軍隊則在破城後大肆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眾而回。
宋越戰爭爆發,富良江大捷熙寧八年(1075年)十二月和熙寧九年(1076年)2月,宋朝派遣使臣出使占城和真臘,占城和真臘表示願意配合宋朝進攻越南。
熙寧九年(1076年),北宋釋出《討越南敕諭》,成立安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總管本道經略招討司,以趙卨為正使,宦官李憲為副使,燕達為副都總管。但由於趙卨和李憲失和,宋軍未能發兵,后王安石介入,李憲被撤。依趙卨建議改任郭逵為正使,趙卨為副,集結軍隊和民夫共計30萬進入廣西。
宋朝出兵後,越南開始收兵,郭逵和趙卨則分兵對越軍展開追擊,並收復欽州、廉州,隨即攻入越境。
熙寧九年(1076年)九月,燕達破廣源州(今越南廣淵),守將劉應紀投降。隨後宋軍水陸並進,大規模進入李朝境內,雙方在決裡隘交戰,越南李朝軍隊戰敗,宋軍攻佔機榔縣與門州(今同登西北)。
熙寧九年(1076年)12月21日,郭逵均抵達富良江(今紅河),宋朝和越南雙方展開決戰。郭逵用計誘敵深入,李常傑中計,率兵渡江作戰,宋軍伏兵盡出,越軍大敗,被殺數千人,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戰死,左郎將阮根被俘。富良江防線被破後,宋軍直接威脅越南都城昇龍(今河內)。
富良江之戰後不久越南君主李乾德求和,宋軍由於多為北兵,進入炎熱的煙瘴之地作戰本就困難,雖然取勝但傷亡亦重,且軍糧即將耗盡。面對越南求和,郭逵表示“願以一身活十餘萬人命”,同意議和撤兵。在率先將傷病士兵撤回後,宋朝大軍隨即撤軍,宋越雙方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