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音訊”這個詞。在頻率上,正常人並沒有絕對音感,很多人是接受不了的。

    我們隨便舉個例子,且拿第三樂章來說。

    阿什肯納齊不停在1/16、1/24、2/9的旋律中迴盪,那麼我舉一個例子,你有沒有聽過呂念祖版的《南拳王》,那個三連定音鼓,跟這是一樣的情勢。

    《拉四鋼琴協》是小眾,它激盪耳膜稍微有點過,許多人承受不了。就是它在20到22之間跳了一個8,普通人是聽不得的,為什麼?因為聽覺太累。

    再舉一個現例項子,你聽沒聽過張智霖的《有關過關》?碎鈴的聲音,你是否注意到,它呈現一種“吱吱”的音色,用非重低音更明顯。

    正常人並沒有絕對音感,他們聽了,只覺得是一種噪音。那麼到了120左右,分貝下降,這時候的圓號是一種撫慰。但是,馬上小提琴就出現。

    什麼意思呢?《拉四》是走極端的,緩急都是。可是不是每個人都享受得了這種極端。所以音樂界有一種說法,《拉四》是給25歲以前的人聽的。

    普通人聽《拉四》的和絃,只會覺得震耳朵。

    那麼,現在的音樂家,比如哦羅大佑先生,他寫了一首《船歌》,以趙鵬先生的演唱最為經典。為什麼很多人把它作為試機的音樂?因為放大重低音之後,聲音柔和渾厚,但是如果沒有重低音,開頭就會出現很多破音。

    《拉四》亦如此。

    不是音樂有問題,而是很多人只聽到破音,聽不到跳8節奏。這就是生理問題,所以我說它“極端”。

    最後再舉一個例子。比如小松未步的《如履薄冰》,6秒到8秒的時候,18連定音和絃,實際上有幾個人注意得到?

    不信你可以聽聽。

    結論:不是每個人的聽覺都一樣的。事實上,真的有很多人聽不到某些音訊,才造成《拉四》的不得推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無線裝置已關閉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