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寧波啟瀧能源
-
2 # 科技流隊長
讓磁懸浮飛起來,這是多麼好的想法,可惜的是,無論磁懸浮多快,也不會飛起來。
它的氣動外形已經決定了它不具備飛的能力。
飛機之所以能飛起來是因為機翼,機翼能產生升力是因為它的形狀。機翼從剖面看,是前端厚,然後逐漸過渡到末端,變成薄的;機翼的上面是凸起的,下面是平的。這樣,當空氣從機翼前端開始往後流動時,機翼上面流過的空氣就快,下面流過的空氣就慢,於是,機翼下面空氣的壓力大,上面空氣的壓力小,壓力差就是升力,升力達到一定,就能托起飛機飛起來了,這就是流體力學中的努伯利原理。
我們再來看磁懸浮列車的外形,頭部尖銳,細長,減小空氣阻力;車身呈長方體或類圓柱體;車頂是平面,車底也是平面。依據努伯利原理,當磁懸浮列車執行時,流過車頂和車底的空氣流速是一樣的,這樣就不會產生上下壓力差,因此也就無法產生升力來託舉磁懸浮列車“飛”起來了。況且,飛起來的前提是空氣的流速要足夠高,由此產生的升力要足夠大,所以飛機都有發動機(無論是螺旋槳還是噴氣式,無論是前拉還是後推),靠它來加速空氣的流動。而磁懸浮列車靠磁力來推動,即使它能“飛”起來,可一旦“飛”起來後,磁力就失效了,列車也就失去了動力,空氣流速變小了,就又“飛”不起來了。
總結一下就是,磁懸浮列車雖然快,但是不具備符合能“飛"起來的空氣動力外形。所以,還是讓它在地面上充分發揮它的優勢,就不要”喧賓奪主“啦!
-
3 # 使用者2826364654940
人們的普遍想法是利用真空環境減少空氣阻力,再加上直線電機磁懸浮驅動,實現超高速列車行駛,達到1000公里時速以上。但是我認為這種想法不現實,一是乘客上下車要透過真空和非真空環境的變換很不方便,二是在真空環境中執行的車輛也很不安全,如有洩露就危及生命。我的想法是在列車上裝一個發動機,在列車表面高速高壓微氣流,以減少空氣阻力,再加上磁懸浮技術實現1000公里時速,請專家們討論討論。
我不是學物理的,對空氣動力學不瞭解,但是,我有個問題,飛機起飛的時速是300~400公里每小時,時速600公里的磁浮列車已經可以起飛了,能不能想個辦法在速度達到一定時,藉助於空氣浮力而不是磁浮就可以維持相當長距離的運行了,成本上不是大大節約了嗎?請今日頭條高人解答!
回覆列表
列車不能採用氣流“飛行”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重量因素:”列車常規編組也差不多8節吧,以目前一節車廂重60噸左右計算,整個列車自重在480噸上下,對於飛機而言,如:波音737自重31.5噸,最大起飛重量56.5噸,飛機為了減輕重量,飛機上的材料大部分是比重較低的合金材料,主要有鋁合金~2.7,鎂合金~2.1-2.3,鈦合金~4.5。飛機質量越輕飛的越高越遠越快,裝載量越大。相對於飛機而言,列車搭乘人數更多,因此,僅重量這一因素就難以利用氣體的壓力差,造成託舉力使列車懸浮執行;
2:形狀因素:飛機具有特殊的結構特徵才能充分利用空氣的託舉力,使飛機起飛;對於列車這樣具有8節編組的長條形,不可能製造特殊形狀的託舉機翼,使其透過氣流很好的並在受控狀態下懸浮在一定高度執行;
3:動力因素:飛機靠的是發動機提供前進的推力,只有達到一定的速度,才能利用壓力差起飛;磁懸浮採用電磁推力使其執行;對於列車來講,即便利用氣流使之懸浮在空中,那麼它靠什麼驅動呢?
由此可知,以目前的技術來看,採用磁懸浮技術是將消除列車滾動摩擦造成阻力的較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