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大的受眾群體意味著潛力巨大的市場,不管是遊戲周邊、電競賽事,甚至是遊戲直播,都已經從中分得了一杯羹。反觀網路電影市場,遊戲電競題材的作品不可謂不多,但這些作品不管是作品質量還是受眾規模,似乎都沒有取得相應的成績。
回覆列表
-
1 # 學姐愛遊戲
-
2 # 黑白講遊戲
怎麼說呢,幾部電競題材的網路大電影我都沒看過。對我來講,電競並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塊。所以這種電競題材的電影並不能引起我的共鳴。
可能對於那些電競從業者來講,電競就是他們的青春。
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講,電競只不過是學生生涯的調劑品而已。
很多時候,當那些曾經的學生進入社會中回想當年玩遊戲的時候。並不會說自己是打電競的,而是自己是什麼玩家。有多麼厲害厲害。
電競題材太過單調電子競技,說到這個詞你能想到什麼?
魔獸?星際?DOTA?CS?英雄聯盟?
還是十個人在臺上用手機打王者榮耀?
電競題材的網路大電影又能衍生出什麼樣的劇本?
絕地翻盤?
扮豬吃虎?
校園愛情?
所以,電競題材實在是太單調太乏味了。最重要的是,他無法引起太多人的共鳴。
高估了人們對電競題材的認可度很多人看到現在電競行業一片大火,就想著蹭上這波熱度。電競題材的網路大電影也是大多是如此。
但是這些人真的是高估了人們對於電競題材的認可度。
即便是最知名的選手,所帶來的影響力依然有限。
結果呢,影響力是有了。但是電影評分一路走低。
既然如此,你可以說這些人制作不到位。毀了這個題材。
那再來看看拳頭官方出的英雄聯盟紀錄片《傳奇正盛》和《五個和一個》
拳頭的紀錄片是我最喜歡的電競題材紀錄片。拳頭製作電競紀錄片的水平真的很高,每一部都製作精美,節奏緊湊。
並且每一部都選用了最熱門的職業選手作為題材。
Faker,Uzi,Clearlove.
然而呢?即便是faker的播放量僅僅也只有80萬。
最高的是Clearlove的350萬。
在這種條件下,一部沒明星,沒特效,沒劇本,沒口碑僅僅掛一個電競的標籤的網路大電影能對網路上的人有多大的吸引力呢?對玩遊戲的人都沒多少吸引力,更別說對路人觀眾了。
所以電競成為網大重災區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電競真的不是我的青春啊。
每個遊戲玩家心目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懷。聽小蒼解說LOL的日子,若風卡牌的落地金身,Uzi小狗的閃現跳臉1V4……
那些個讓人熱血上湧的瞬間也好,成為時代標籤的過氣主播也罷,他們或多或少,都承載了一代人的電競夢,和再也追不回的青春。
每個遊戲玩家的回憶都是美好的。可是總有一些不知好歹的的和編劇和導演,“為了票房編出讓人難以共鳴的劇本,然後拍出讓遊戲迷全程尷尬的電影”。
這樣的“電影”輸出的是“導演和編劇自以為是的電競魅力”,讓人雞皮疙瘩掉了一地不說,還與玩家的期待值形成巨大落差。
不是玩家太挑剔,只是作品質量太差。與其說是“電競大電影”,不如說是“辣眼睛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