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太極寄暢

    一些圍繞太陽旋轉的小天體群組成的行星帶(軌道在火星與木星之間),由於它們體積比常見的行星小很多,且分佈相對密集(約有五十多萬顆),所以被稱為小星星帶。雖然看似小行星數量很多,但實際上在其裡面的空隙是非常巨大的,我們平時看到的所有圖片都不是真實的分佈體現。

  • 2 # 徐克文0

    原創,謝謝邀答。小行星帶是介於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執行的小天體。密集區域高達50萬顆之多,它們在太陽和木星與火星的萬有引力的同時作用下在作隨波逐流的執行,在火星與木星作用力之間以木星為主。在這些外力的作用下阻礙了它們的構成一體,即使一部分有機會結合一體 ,在其它小行星的撞擊下有分解成碎小的星子。

    一些是沒有規律的隨波逐流執行,所以一些以隕石現象墜落木星火星,可見它們的隊伍有減無增。

    小行星帶只存在火木兩星之間 ,火木二星軌道相距500000000多公里,小行星帶大約寬度200000000公里,有足以容納的空間。

  • 3 # 黑洞姐

    小行星分佈在如此大的體積上,如果不仔細瞄準,很不可能到達小行星。

    儘管如此,目前已知的小行星有幾萬顆,估計總數在數百萬顆之間。

    其中約220個大於100公里。

    最大的小行星帶成員,也是在那裡發現的唯一一顆矮行星是穀神星,它直徑約1000公里。

    小行星帶的總質量估計為3.0至3.6×1021千克,相當於地球月球的4%。

    在總質量中,僅穀神星就佔了三分之一。

    高密度構成了一個非常活躍的環境,在那裡小行星之間的碰撞經常發生(以天文術語來說)。

    一次碰撞可能會將一顆小行星碎裂成許多小塊(導致形成一個新的小行星家族),或者如果發生在相對速度較低的情況下,可能會將兩顆小行星粘在一起。

    50億年後,目前的小行星帶人口與最初的小行星帶幾乎沒有相似之處。

    小行星帶最早發現於1801年。這就是朱塞佩·皮亞齊發現穀神星的時候。穀神星是一顆矮行星,是小行星帶上第一個被觀測到的天體。十五個月後,一顆巨大的小行星被發現並命名為帕拉斯。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更多的天體被發現,在19世紀50年代,天文學家開始把這個地區稱為“小行星帶”。到2000年,已經發現了超過10萬顆小行星。

    小行星帶呈圓盤狀,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

    小行星由岩石和金屬構成,形狀都不規則。

    小行星帶內的天體大小從塵埃微粒小到近1000公里寬。最大的是矮行星穀神星。穀神星是小行星帶中唯一的矮行星。

    帶中最大的四個天體是穀神星、灶神星、帕拉斯和海吉亞。

    許多人想象這條帶上擠滿了小行星。但事實並非如此。小行星帶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物體分佈廣泛,事實上航天器已經設法在沒有碰撞的情況下輕鬆穿過小行星帶。

    天文學家過去認為,小行星帶內的天體是一顆比地球衛星還小的行星爆炸後的殘骸。然而,這一理論現在被認為是不真實的,人們認為小行星從來不是行星的一部分。

    引力可以將小行星丟擲帶外,並將其送入太陽系內部。小行星與彗星相似,但缺少彗尾。

    有時小行星帶被稱為主帶,以幫助區分太陽系中其他小行星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睛斜視手術後有沒有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