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001體育APP
-
2 # 寂寞拾秋客64099871
比賽勝負和控球率多少沒有必然關係,法國面對勁敵比利時主動交出中場控制權,打起防守反擊,戰術運用得當,使比利時在強大的法國後防線前無計可施,敗下陣來。像這種控球率不高卻能取勝的球隊很多,典型代表就是義大利。
-
3 # 流年1573858
謝謝邀請,其實這種這種情況在本屆世界盃上是非常多見的,巴西隊、德國隊、西班牙隊、阿根廷隊都是這樣離開的,首先我們一起看一下兩支隊伍本場比賽技術統計,本場又是一場得勢不贏球的比賽,這種現狀非常符合本屆世界盃的風格,這次又輪到比利時隊了,還是之前說的誰能放下自己的驕傲從防守做起誰就獲得勝利,比利時隊雖然控球率遠遠高於法國隊,但是法國隊踢的更加經濟,射門次數和射正次數都遠遠高於比利時隊,而且犯規次數遠遠少於比利時隊,法國隊可以說是打了一場漂亮的防守反擊戰,法國隊配合上這場勝利,而比利時隊輸在了起跑線上,其中盧卡庫和費萊尼的發揮更是讓比利時隊攻不順守不堅,失敗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整屆世界盃來看,防守反擊成為比賽的主旋律,減少中場的無謂的倒腳,而是更加強調向前的推進,在對方防守未落位之前就取得進球,這種打法有兩個要素,一是整體防守好,二是要有一個可以快攻的人,法國隊正好擁有這兩個人一個是坎特,一個是姆巴佩,這兩個人本場比賽也發揮了他們的價值,而比利時隊也有快攻的人,但缺少了坎特這樣的防守人員,導致他們更多的需要個人突破和傳導來配合,但是前鋒盧卡庫習慣性隱身,讓比利時隊輸球。
現階段的世界盃和NBA潮流一樣,強調了快攻和射門的把握程度,這也是南美球隊衰落的原因。
首先應明確,足球場上控球率同射門次數沒有必然的聯絡,當然射門次數同戰術得當與否也沒有必然的聯絡。
回到比賽本身, 法國隊沿用了以往的陣型,且由於他們是選擇根據比利時戰術後發制人的一方,那麼主要來看看比利時。比利時選擇了一套嶄新的打法,陣型上採取4231,登貝萊出現在後腰位置,而前場中意外出現費萊尼的身影。
比賽中呈現的局面是,比利時整體陣型壓的比較靠上,除了常規進攻球員盧、扎、丁三人,其邊衛助攻幅度大,登貝萊也常持球推進,而費萊尼基本疏於防守。那麼重點來了,前場如此臃腫的比利時卻仍選擇一味下底傳中,即便下半場換人,進攻手段單一的缺點也基本未能得到改善。
當然,法國隊確實也很強,但這並不是比利時戰術失敗的藉口。比利時壓上造成防守時空檔過大不必多說,其進攻時幾位靈魂人物也同樣受到了影響:
盧卡庫作為一位高大威猛卻常年喜歡躲著踢的選手,不評價其風格是否得當,但至少本場比賽位置過於固定讓他無所適從。
阿扎爾雖然確實爆了帕瓦爾,但他的選擇常為下底而非威脅更大的內切,某種程度上這樣用他是一種浪費。
德布勞內是需要一定空間的選手,位置過前其實並不利於他的發揮。他擅長中遠距離直塞及高速行進間繞過防守的貼地傳中,而非陣地戰中小範圍撕裂缺口。下半場後撤後效果明顯好了很多,但為時已晚。
至於登貝萊擺脫後的分球,費萊尼的位置感與速度,查德利衝刺後的節奏變化等,這些都是老生常談,沒必要再細說。
綜上,戰術失當導致比利時的劣勢被放大,因而攻不進守不住,那麼射門資料上很自然就會存在較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