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為晉國世族,其曾祖趙衰為晉文公時大夫,曾輔佐文公成就霸業。其祖父趙盾,作為晉國的執政大臣,歷事襄公、靈公、成公三朝。其父趙朔在晉景公時,繼任大夫之職。
晉景公三年(前591年),擔任司寇的晉國大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制晉國政權,決計首先消滅趙氏勢力。於是就藉口趙穿(趙盾的族弟)曾刺殺晉靈公,其責任在於趙盾,便揹著晉景公擅自發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誅殺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要滅了趙氏全族。
趙朔的妻子是晉成公的姐姐,當時懷有身孕,逃進王宮躲避。過了不久,生下一男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趙武。據《史記·趙世家》記載,當時,屠岸賈曾進宮搜尋孤兒,趙朔妻把孤兒藏進褲檔裡,祝告說:“趙家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
果然在搜尋的過程中,孤兒就沒有出聲。後來,孤兒終於被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輾轉救出宮來。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生命,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今山西盂縣有藏山,相傳即為當時程嬰藏孤之處;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縣中條山也各有一處藏山。按:靈公、景公尚都於絳,即今山西翼城縣,藏孤之處不宜距國都過遠,當在今晉南境內,故似應是垣曲縣中條山的藏山)。
趙武16歲時,在年高望重的晉大夫韓厥等人的努力下,晉景公為趙氏昭雪,平反了冤獄,發兵攻滅屠岸賈,並盡滅其族,立趙武為大夫,恢復了趙氏的土地封邑。
以下是人們對《趙氏孤兒》中的主人公趙武的有關考證:
趙武,又稱趙孟,生於晉景公三年(前591年),卒於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春秋時代晉國的執政大夫。
晉景公三年(前591)趙武出生;
成公八年(前583),晉殺趙同、趙括,趙武從姬氏畜於公宮。晉立趙武為趙氏後;成公十五年(前576)趙武16歲,舉行冠禮;
前573,晉侯悼公即位於朝,趙武為卿,佐新軍;
襄公三年(前570)魏絳佐新軍,而趙武則“將新軍”;
襄公十三年(前560)趙武將上軍;
襄公十九年(前554)範匄為政,趙武佐中軍;
襄公二十五年(前548)趙武為政;
襄公二十七年(前546)趙武與楚屈建主持弭兵之會;
襄公三十年(前543)主持澶淵之會;
昭公元年(前541)執政8年的趙武去世,年五十。
昭公二年(前540)韓起為政,趙武之子趙成佐中軍。
趙武有子名景叔,景叔的兒子趙鞅人稱趙簡子,趙簡子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使趙氏家族重新強撼崛起。
前458年趙簡子死,其子趙無恤嗣立,稱為“趙襄子”(趙無恤死,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伯魯的兒子繼位即趙獻候。趙無恤此舉維護了趙氏家族的團結。死後他被諡為“趙襄子”。“襄”是仁義的意思——和宋襄公看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他的敬重。)
公元前453年,趙襄子和韓康子、魏桓子三家聯合殺死了晉國的智伯,瓜分了晉國的土地,此即“三家分晉”。50年後的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認“三家分晉”的既成事實,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侯爵,是為趙烈侯、魏文侯、韓景侯。中國現在基本上把這一年視為春秋戰國的分界點。
趙氏為晉國世族,其曾祖趙衰為晉文公時大夫,曾輔佐文公成就霸業。其祖父趙盾,作為晉國的執政大臣,歷事襄公、靈公、成公三朝。其父趙朔在晉景公時,繼任大夫之職。
晉景公三年(前591年),擔任司寇的晉國大夫屠岸賈,圖謀作亂以控制晉國政權,決計首先消滅趙氏勢力。於是就藉口趙穿(趙盾的族弟)曾刺殺晉靈公,其責任在於趙盾,便揹著晉景公擅自發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誅殺了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等,要滅了趙氏全族。
趙朔的妻子是晉成公的姐姐,當時懷有身孕,逃進王宮躲避。過了不久,生下一男孩,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趙氏孤兒趙武。據《史記·趙世家》記載,當時,屠岸賈曾進宮搜尋孤兒,趙朔妻把孤兒藏進褲檔裡,祝告說:“趙家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
果然在搜尋的過程中,孤兒就沒有出聲。後來,孤兒終於被趙朔的門客公孫杵臼和趙朔的朋友程嬰輾轉救出宮來。公孫杵臼為此獻出了生命,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今山西盂縣有藏山,相傳即為當時程嬰藏孤之處;今山西忻州市西郊和垣曲縣中條山也各有一處藏山。按:靈公、景公尚都於絳,即今山西翼城縣,藏孤之處不宜距國都過遠,當在今晉南境內,故似應是垣曲縣中條山的藏山)。
趙武16歲時,在年高望重的晉大夫韓厥等人的努力下,晉景公為趙氏昭雪,平反了冤獄,發兵攻滅屠岸賈,並盡滅其族,立趙武為大夫,恢復了趙氏的土地封邑。
以下是人們對《趙氏孤兒》中的主人公趙武的有關考證:
趙武,又稱趙孟,生於晉景公三年(前591年),卒於晉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春秋時代晉國的執政大夫。
晉景公三年(前591)趙武出生;
成公八年(前583),晉殺趙同、趙括,趙武從姬氏畜於公宮。晉立趙武為趙氏後;成公十五年(前576)趙武16歲,舉行冠禮;
前573,晉侯悼公即位於朝,趙武為卿,佐新軍;
襄公三年(前570)魏絳佐新軍,而趙武則“將新軍”;
襄公十三年(前560)趙武將上軍;
襄公十九年(前554)範匄為政,趙武佐中軍;
襄公二十五年(前548)趙武為政;
襄公二十七年(前546)趙武與楚屈建主持弭兵之會;
襄公三十年(前543)主持澶淵之會;
昭公元年(前541)執政8年的趙武去世,年五十。
昭公二年(前540)韓起為政,趙武之子趙成佐中軍。
趙武有子名景叔,景叔的兒子趙鞅人稱趙簡子,趙簡子勵精圖治銳意改革使趙氏家族重新強撼崛起。
前458年趙簡子死,其子趙無恤嗣立,稱為“趙襄子”(趙無恤死,沒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讓伯魯的兒子繼位即趙獻候。趙無恤此舉維護了趙氏家族的團結。死後他被諡為“趙襄子”。“襄”是仁義的意思——和宋襄公看齊,反映了當時人們對他的敬重。)
公元前453年,趙襄子和韓康子、魏桓子三家聯合殺死了晉國的智伯,瓜分了晉國的土地,此即“三家分晉”。50年後的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承認“三家分晉”的既成事實,周威烈王正式冊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侯爵,是為趙烈侯、魏文侯、韓景侯。中國現在基本上把這一年視為春秋戰國的分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