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現在大家通常將它叫做「不確定關係」,而已經不叫作「測不準原理」了。
在量子力學被發現的歷史上,所謂的「測不準原理」曾經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這裡的「原理」一次在英文中是 principle,在海森堡最初提出這一原理的時候,它是作為某種「原理」存在的。這種物理學上的「原理」其實類似於數學中的「公理」的地位。
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一個公理化的體系被建立起來,雖然這種「公理化」跟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公理的那種嚴格有一定的差距,但仍然可以看成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在狄拉克的《量子力學原理》中,注意狄拉克用的詞就是 principle,量子力學的基礎被歸納為四個基本的公設,例如第一條,疊加原理,它也是被叫做「原理」的。
在狄拉克的量子力學框架下,不確定關係(或者測不準原理)已經不再是一條獨立的原理,而是「對易關係」的一個推論,所以,我們現在其實可以說,不確定關係已經幾乎可以看成是也有一個「定理」了。其實在很多數學教科書中,在介紹傅立葉變換的性質時,也會討論不確定關係,並且也是以定理的形式來證明的。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對於「能量—時間不確定關係」,由於「時間」在量子力學中不是一個可測量的物理量,所以,「對易關係」和「不確定關係」之間不能完全重合。
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現在大家通常將它叫做「不確定關係」,而已經不叫作「測不準原理」了。
在量子力學被發現的歷史上,所謂的「測不準原理」曾經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由德國物理學家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這裡的「原理」一次在英文中是 principle,在海森堡最初提出這一原理的時候,它是作為某種「原理」存在的。這種物理學上的「原理」其實類似於數學中的「公理」的地位。
然而,隨著量子力學的發展,一個公理化的體系被建立起來,雖然這種「公理化」跟真正意義上的數學公理的那種嚴格有一定的差距,但仍然可以看成是一個很大的突破。在狄拉克的《量子力學原理》中,注意狄拉克用的詞就是 principle,量子力學的基礎被歸納為四個基本的公設,例如第一條,疊加原理,它也是被叫做「原理」的。
在狄拉克的量子力學框架下,不確定關係(或者測不準原理)已經不再是一條獨立的原理,而是「對易關係」的一個推論,所以,我們現在其實可以說,不確定關係已經幾乎可以看成是也有一個「定理」了。其實在很多數學教科書中,在介紹傅立葉變換的性質時,也會討論不確定關係,並且也是以定理的形式來證明的。
另外,需要補充的是,對於「能量—時間不確定關係」,由於「時間」在量子力學中不是一個可測量的物理量,所以,「對易關係」和「不確定關係」之間不能完全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