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676984145265

    也算不上醍醐灌頂,但是絕對是非常受益匪淺。

    這句話是:對待你不贊同的觀點,多用“不僅,而且”句式,少用“雖然,但是”句式。

    剛開始還有所收斂,畢竟是新人。後來,隨著教務主任對我的誇獎增多,我也有點飄飄然起來。說話完全直抒胸臆,直接反駁其他老師的提議,說雖然你這種做法怎樣怎樣,但是,缺點如下,一,巴拉巴拉,二,巴拉巴拉,三,巴拉巴拉巴拉。。。我提議是啥啥啥,如何可以完美地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我本身真的完全沒有惡意,真的只是就事論事,不是針對某個人。但是慢慢的我就發現別人明顯疏遠我。

    後來教務主任悄悄跟我說,你要注意下講話方式,你說的內容不錯,換個句式會更好。你可以試試,用“不僅,而且”來提出你的觀點,而不是“雖然,但是”。

    剛開始有點不習慣,可能潛意識裡,還是想出風頭的,有一點點優越感,覺得我的想法就是比你們高明,我能看到你們的不足,說起“但是”後面的內容的時候,覺得特別暢快。

    其實,能看到別人的不足,不算本事,能看到別人的優點,才是真本事。

    能表現自己的優點,不算本事,能讓大家都爭著搶著表現自己的優點,才是真本事。

    這種轉變,就在多用“不僅,而且”句式,少用“雖然,但是”句式。

    職場中,可以做得比別人優秀,但絕不可以表現得比別人優越。身處一個團隊,能把事情做成,找到最優方案,並讓大家心服口服地去執行,才是最重要的。

    學會聆聽別人的觀點中的長處,以補充和啟發分享的姿態去分享自己的觀點,激發大家的表達慾望,群策群力共同探討得出結論,遠遠比個人出風頭表達觀點要好。

    比如:你這種做法有很多優點,不僅可以。。。。(總能找到同事發言中的亮點),而且,如果我們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就更好了,你的提議真的很不錯。

    這樣,對方對自己的觀點更有成就感,也不會以排斥和敵對的心態去聽你的建議,整個過程中,你可以讓別人很舒服地接受你的建議,沒有感受到任何的攻擊性。

    為什麼有些人很優秀,卻不招嫉妒,有些人優秀就容易被人暗算,其實就在這些非常不起眼的細節中。人心其實很敏感,維護自己的自尊心都是分分秒秒中的本能反應。

    一個詞的轉變,背後其實也是思維方式的轉變。

    希望這個細微的小分享,可以讓初入職場的小弟弟小妹妹看得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學習地理知識對人的提高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