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筱原123

    這個問太籠統了,神州幅員遼闊,各地不盡相同,南國草木蔥籠,炎熱依舊,北方已經落葉紛紛,秋風蕭瑟,寒蟬悽切了,而且名地有初秋,深秋之分。

    詩詞中古代最冷的秋天當屬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中的秋天了。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還有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臥踏裡裂。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悽苦異常!

  • 2 # 張真華1

    古代秋天有多冷這個很難定義,因為,每隔幾百年就有一次小冰河時期。有歷史記載山東有荔枝樹生長,楊貴妃吃的荔枝,確定是嶺南運送到長安的嗎?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兩千多年前,山東曲阜應該比現在氣候溫和。

    北緯三十三度,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就現在來說:淮河以北黃河以南,農曆五月底六月才能下河洗澡才感覺不冷。如果兩千多年前的曲阜,氣候和現在一樣的話,三月天,曾子:帶人家幾個小孩下河洗澡,不被人家大人追著打才怪……

    因此,古代秋天有多冷不好說:

  • 3 # 卓婁

    關於溫度這塊農作物的生長期可以作為參考,自明清起大體氣候向暖,但是在明末1621年前後的小冰河時代,平均農作物生長週期延長十天左右,江浙一帶延長七八天 ,京畿,遼東延長半個月。所以那時候大饑荒比較多。溫差的話,近年來溫差上下差距五到十度可作參考。

  • 4 # 人似秋鴻來有信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這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寫的《秋詞二首之二》。他給我們描繪了古代深秋時節的溫度。深秋時節,山明水淨,夜晚已有開始降下白霜;滿樹的葉枝現在已經有紅有黃。試著登上高樓,冷冷清秋的涼意更是深透入骨;再沒有春天的景色那樣朝氣蓬勃使人欣喜若狂。白霜是近地面空氣中的水汽達到飽和,並且地面溫度低於0℃,在物體上直接凝華而成的白色冰晶;葉子由紅變黃,時間約為11月左右。這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朗州現稱常德,別名“柳城”,是湖南省轄地級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常德位於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側,史稱“川黔咽喉,雲貴門戶”。由此可見古代南方秋天溫度在-5℃-10℃之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思斷腸。這首七律是曹丕的燕歌行,燕是西周以至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名,轄地約當今北京市以及河北北部、遼寧西南部等一帶地區。這裡是漢族和北部少數民族接界的地帶,秦漢以來經常發生戰爭,因此歷年統治者都要派重兵到這裡戍守。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伐烏桓的戰爭,就發生在這古燕國的北部今遼寧省興城一帶。秋風蕭瑟,天氣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由此可見北方秋天天氣溫度約為-10℃-5℃。綜上所述古代秋天天氣溫度約為-10℃-1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吃什麼巧克力能長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