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旁解生活與投資

    我們知道,在經濟生活中,參與經濟執行的角色分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生產者生產商品和服務,消費者購買商品和服務,雙方透過交換,完成了經濟活動。隨著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經濟活動的效率,我們引入了金融體系。

    金融體系衍生的貨幣投入到實體經濟,最終創造出價值。但如果貨幣在金融體系中空轉,就只能是資金推動資金的財富幻覺,最終泡沫必將破滅。

    毫無疑問,金融機構在其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

    明白了經濟執行的基本原理之後,我們把這個原理可以運用到日常的投資行為上。我們試著分析一下股票投資的邏輯。

    對於股票投資而言,支援股票上漲的就是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現在或未來),上市公司最終要用現金流回報給廣大股東。或者,透過投資者不斷的資金投入,透過股價的上漲獲得收益,直到泡沫破滅最終迴歸基本面,實現投資的輪迴。按照上述邏輯,代表股票市場總體執行的指數,就是最適合的投資品了。在中國股票市場中,已經擁有一系列可便利投資的指數,如上證50,滬深300和中證500。投資指數,在可以避免個股投資踩雷的風險基礎上,可以收穫經濟增長的紅利。國外成熟市場統計顯示,80%以上的股票類投資基金,均無法戰勝指數,且這一趨勢近年日趨明顯。

    但在中國股票投資市場,多數人的股票投資理念是投資個股。人們普遍認為自己的聰明才智可以戰勝市場,獲得超過指數的收益。同時,人們在個股投資選擇中,收穫了投資的樂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一天睡幾個小時最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