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771710998268

    前陣子,看到末末媽的一段群聊記錄。起因是一位媽媽在群裡說:“我家孩子快兩歲了,生氣的時候總是打自己的頭,很急,不知道該怎麼辦!”“今天他主動去找小朋友玩,結果爭鬧起來,小朋友先動手,他就又狠打自己好幾下,傷心哭。”末末媽看到後回覆了一句:“淡化表象,細究根源,釜底抽薪。”——哈,這句話,我怎麼覺得看起來那麼玄乎呢?不過,看了後頭末末媽的解釋,便覺釋然了。末末媽媽接下來的回覆是:“當孩子打自己的時候,不要表現出很焦急的情緒。實在心疼,可以溫柔地捉住他的手,試著說出孩子的感受。”那位媽媽說:“有時候我忽略,有時候跟他平靜講道理,可是好像不怎麼見效。”末末媽媽回覆:“講道理和說出他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講道理只能更讓他覺得自己的情緒不被認可。設身處地地理解他,然後試著說出他的感覺,才會讓他的情緒平穩地宣洩出來,並感覺到媽媽對自己的接納和愛。想想看,如果是你跟別人發生矛盾,都快氣瘋了,而你老公卻說,理智點,多大的事,至於嗎,你的感受會是怎樣的?不過,在寶寶大哭,情緒激烈的時候,或許說什麼都是聽不見的,所以可能得等一等,至少等到他哭聲沒那麼大,能聽見你說話,再開始共情。在此之前,可以給他擁抱。一旦你覺得他可以聽你說話的時候,試著說出他不開心的原因,要完全站在他的角度。如果說對了,寶寶的哭聲會明顯變小。如果哭得更厲害,說明猜錯了,繼續試試其他的可能。”聊到這裡,那位媽媽發了個大拇指圖示,然後接著說:“他這個年齡段,就是開始建立自我觀念的時候,所以搶玩具,不願意分享是常見的。然後就是同齡小朋友不一定喜歡一起玩,他們大多是平行遊戲,可我的孩子很喜歡合作的遊戲,牽手啊,蹺蹺板啊。絕大多數同齡孩子不喜歡,他就很受挫折。還有一點,我的孩子現在是超級模仿秀,以前模仿大孩子,現在小孩子他也模仿,別人摔一跤他也馬上趴地上,別人怎麼樣他就怎麼樣,超級的模仿。”末末媽媽回覆:“你觀察得很細緻啊,這些‘問題’其實都不是什麼問題,隨著年齡的變化會自然改變的。如果孩子喜歡合作遊戲,那就給他創造機會跟較大的孩子一起玩。”接下來,末末媽媽問:“再考慮一下,周圍有沒有用傷害自己表達情緒的人,寶寶是否受到影響?”那位媽媽回覆:“這點還好,估計還是情緒沒有得到發洩。”末末媽媽:“那麼平時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和他一起看看情緒管理方面的書,比如《我的感覺》系列。”那位媽媽:“我自己對社交衝突就不是很善於處理,怕會影響孩子啊。”末末媽媽回覆:“為了孩子,我們可以試著改變自己,就當是孩子幫我們成長了。”那位媽媽:“嗯,是啊,言教不如身教!還好他基本是開朗活潑的,就是遇到這種不美好的事情他就很受挫。”末末媽媽:“每個孩子都有他的先天氣質,我們愛孩子就接受他的全部。不去要求他完美無缺。”後來,那位媽媽繼續說:“對了,他還有個口頭禪——打!還好現在不都是惡意情緒了,有時候會故意笑著奶聲奶氣的說,打爸爸打媽媽打爺爺打奶奶打外公打外婆,一氣說下來。我們問他,你到底是打啊還是愛呀?這個也不知怎麼弄!”末末媽媽回覆:“這個更要淡化了。就當他說的是看爸爸看媽媽看爺爺看奶奶之類的。如果他真的打下去,就及時輕輕捉住他的手,把他的打變為摸,說,你可以輕輕地摸媽媽。這個‘語言暴力’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才會淡出,得做好心理準備。但只要沒人強化它,就一定會消失的!”最後,看來那位媽媽心態輕鬆了很多,她說:“今天真是受益匪淺啊,嘿嘿早就該來這裡請教了。”然後拱手下線飄然而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否依託清朝的格格府文化寫一段白話文的介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