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策馬渡崖

    題主謬矣,范進中舉看似滑稽,實是時來運轉,否極泰來,當不得下場二字。

    另,古代文人手無縛雞之力,若走不得科舉之途,亦不想淪為田間老農,畢竟識文斷字,也有很多出路。

    1.坐館

    參見《儒林外史》,60多歲的周進,“苦讀了幾十年的書”,考的鬍子都花白了還未考中,還是個童生,眼見得仕途無望,家貧無著只得受了夏總甲的推薦,以二十兩館金為聘,在那觀音庵中開了一個學堂。做私塾先生。

    2.從商/做賬房先生

    周進身無功名,受盡了秀才和舉人的奚落和凌辱,又因學生荀枚被人誤為諂媚之人遭人白眼,丟了私塾先生的差事。他一腔辛酸,滿懷苦楚,生活無著,只得充作賬房先生跟隨幾個金主至濟南府行商。據後文來看,行商們出手闊綽,肯拿出二百兩銀子為周進捐功名,說明經商錢途也是大大的。

    3.捐功名

    周進行商到了濟南府,用了幾個小錢,見到貢院的號板時,不由觸景生情,一頭撞暈過去。幾個商人可憐他,湊了一些銀子給他捐了個監生,他才得以參加鄉試,不料竟然中了。而後他又中了進士,官一直做到了御史,欽點廣東學道,負責廣東省的科舉考試。

    4.捐官

    若是家境殷實,可以直接捐官,

    文可以捐至道員,武可以捐至總兵,但不同的人所花的費用不同。以乾隆時的《川運例》來講,看看各類人捐知縣所需要付的銀兩。貢監生;4620兩;京縣縣丞(正七),2220兩;侯補京縣縣丞(正七):2800兩;教授(正七),2020兩;侯補教授(正七):2520兩;縣丞(正八),3160兩;侯補縣丞(正八)3640兩;七品筆帖式,2540,侯補七品筆帖式,2780。這裡面平級捐時,副職、非領導性職位比學官要貴。因為各地教授以及八旗官學的教授,皆是舉人、貢生出身,又負責為國家培養、選拔人才的大任,所以對他們有點優侍。筆帖式為六部的辦事員,他們在京察之後,也會留任,升職或調往地方,他們屬於提前給自己買個出路,所以也相對便宜一點。如果是白丁捐官,在縣丞以上的,需要先捐監,捐監在正常年份需銀108到145兩。晚清時捐監為45兩,但鄉試後,如若中舉,必須補齊銀兩。(引自知乎)

    5.做幕僚/師爺/小吏

    幕僚,在古代稱將軍幕府中參謀、書記等,後泛指文武官署中佐助人員(一般指有官職的)。由於設於幄幕中,所以又叫“幕府”,而統帥左右的僚屬,也因之被稱為“幕僚”、“幕職”。幕僚種類繁多,有相當於近代參謀長、統帥司令部工作的“長史”;有參議軍機,幫助指揮軍事行動的“參軍”;有類似近代副官、秘書,管理文書及各類檔案的“主簿”、“記室”“師爺”,等等。

  • 2 # 命理師陳一宏

    在古時候,很多人讀書都是為了考取功名。但假如考不到功名或者沒有去考的,這種人很多,而且在普通百姓裡頭,都有一定的社會分量。

    沒有功名的讀書人,很多會轉化成教書先生,教書育人,以前叫私塾先生,還是很受人尊重的。一些人呢,也會選擇務農,畢竟比較有文化,識字,所以,務農的話,他們也很容易做的比其他人好。這些人在自己所在的家族裡,也會得到器重,畢竟屬於比較有學識見地的人了,誰家家長裡短的,都會有他們的身影在裡面為人解憂。給人當賬房先生,管管事情算算賬啦,也是他們的謀生之道,這也算是比較體面的工作了。

    不管哪個時代,讀書,都是有用處的。所以,不需要如何評價以前的讀書人怎麼樣,像范進中舉這樣的故事,只是特例而已,極個別的現象。

  • 3 # 水寒先生

    范進中舉只是特例,不可能個個讀書人都同范進一樣,把一個特例就認為古時候讀書人是落後,是一個根本錯誤,中國古代那麼多優美詩詞歌賦,流傳千古的文章還不都是讀書人寫出來的。有人讀書不中,去經商的比比皆是,從聊齋志異中可以看到,有很多讀書人不成就去經商了。因為傳統思想重義輕利,向來對錢財不重視,因此讀書人也就輕視經商。

  • 4 # 坊間五千年

    混不上官職的讀書人一般都停留在秀才層面,要面子的人多數都會混得不怎麼好,所以有“窮秀才”的稱謂;心胸好放得下的,會隱居務農,過自己的詩意農民生活;也有憤世嫉俗落魄文青類的,時機對了就選擇造反起義。至於經商,如題目說的,重農抑商,清高的讀書人自然不屑一顧。

    以上是一直停留在秀才層面的狀況,但多數人還是會持續參加考試的,畢竟那是改變命運的唯一路途,於是會有一批范進這樣考試到老的人。

    其實范進算命運不錯的,算是成功透過讀書改變了命運的一員,用“下場”一詞有些不妥了。

    更多是考到心灰意冷最後自己主動放棄的,那些人通常都“開竅”了,於是這些人當中會有陳獻章這樣的大儒:自己沒中過科舉當過官,卻能教育出許多大材,開闢出自己讀書心得的學說。

  • 5 # 靄秀樺

    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皇權體系的組成部分,而且是基礎部分。很顯然,秀才是皇權金字塔的地基。因此,註定有大批秀才進不了金字塔底部。大部分秀才後來都成為鄉紳。頹廢和造反的都是少數。如逢亂世,他們之中有一部分成為各路軍閥的幕僚,少數成為軍師。極少數自己稱王造反。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也許是對的,但堅持多年也是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醪糟雞蛋怎麼煮?具體用多少醪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