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盞茶的恬靜
-
2 # 科學探秘頻道
抗抑鬱藥只能治療生理性抑鬱證,而對心因性抑鬱證卻束手無力。對於心因性抑鬱症,應主要採取心理療法。並且,現在還未徹底瞭解抑鬱症的發病機理,但一般認為,生理心理與社會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抑鬱症。所以,抑鬱症可能是生理和心理共同作用造成的。抗抑鬱藥物可以緩解生理性抑鬱症,而安慰劑則可能對心因性抑鬱症,具有一定的積極治療作用。所以我認為,抗抑鬱藥物和安慰劑適當的結合治療,應該具有較好的療效,同時還可避免抗抑鬱藥物的長期毒副作用。
當然,心理治療對抑鬱症但作用也非常大。並且,所有的研究也都表明,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相互結合,治療效果最好。對於選舉何種治療手段,還需要結合病人的抑鬱情況和發病情況,制定一個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
3 # 謝安偉
眼睛累了、請放下手機!眼睛酸了、請放下手機!眼睛腫了、請放下手機!眼睛疒了、請放下手機!放下手機、請理解萬歲!放下手機、健康回家了!健康一定回來了!!!
精神科醫生,可以談談這個話題。
抗抑鬱藥的抗抑鬱作用首先是反映在其治療作用。這些治療作用是根據抑鬱症的發病機理而研究出來,比如SSRI類抗抑鬱藥,中文名叫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根據抑鬱症的其中一個學說單氨學說,認為抑鬱症病人是因為腦內腎上腺素(NE)、五羥色胺(HT)、多巴胺(DA)功能不足所致,那麼SSRI類藥物透過抑制五羥色胺的再攝取,從而使腦中五羥色胺增多達到治療作用。還有SNRI類的文拉法辛,也是透過抑制五羥色胺還有腎上腺素的再攝取而發揮作用。所以說抗抑鬱藥的存在,首先是建立在其治療作用上的,是透過多年的探討的結果,有足夠的科學依據。當然是藥物也會有一些副作用,比如帕羅西汀、氟伏沙明等就有抗膽鹼作用,會導致胃腸道反應、頭暈、靜坐不能、不安等副作用。一般抗抑鬱藥都差不多兩週起效,這也是根據其血藥濃度而達到的治療作用,也證明抗抑鬱藥不是因為安慰效應而起作用。
關於安慰效應問題。真正的安慰劑不需要使用治療性的藥物。比如在癔症病人中會用得比較多,比如癔症性抽搐,給病人注射一些生理鹽水或者注射用水,並告知是很有用的藥物,病人會很快緩解,這就是安慰劑效應。當然抑鬱症病人也會有用到。所見過的抑鬱症病人,其實對於藥物的自我感覺也是很奇怪,以及敏感的。比如一個病人應用相同通血管的靜脈輸液,病人第一天反映是全身發冷,於是跟其做心理疏導,告知這些都是不準確的感覺;第二天再用同樣的藥,病人又感覺渾身發熱了;對於這樣的病人,其實暗示是很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的。應用同樣的藥,卻告知她第三天會給她換一種非常有效醫物,結果病人果真說渾身都舒服了。在臨床中通血管也好,營養神經也好,這些只是治療病人的輔助手段,醫生也可以告知應用的抗抑鬱藥也是好藥,也許也有一點安慰作用,但是真正期待的是抗抑鬱藥開始起效、發揮作用的那個時候,那時病人的感覺才是真正的舒服。
還有個需要說的是抑鬱症病人對服藥的安慰劑效應往往不僅是表現在治療作用,而還表現在藥物副作用上面。怎麼說?一般醫生在治療中也儘量不會和病人去探討藥物作用,什麼機理;也不建議病人去看說明書。因為病人本來沒有什麼副作用,可看了說明書後,有一部分本來沒有副作用的倒是出現了一大堆。這些無謂的探討和副作用描述會加重病人的心理負擔也是常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