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認真分析。這十來年,有關這類新聞俯拾皆是。例如,“南韓人認為孫中山是南韓人”、“南韓人認為漢字是南韓人發明的”“南韓人認為四大發明是南韓人發明的”……這類所謂的訊息,其實都是經不住推敲的。
當年,有不少人向筆者求證是否有這個新聞。其實,這個一看就是假新聞。但是,為了給這些人吃定心丸,筆者專門花了好長時間到南韓的《北韓日報》網路版上進行檢索。結果可想而知,筆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到這條所謂的新聞。後來,南韓《北韓日報》也就此專門闢謠,稱該機構從未報道過這條“新聞”,成均館大學的歷史系,壓根兒就沒有所謂的“樸芬慶”教授。其實,筆者揣測,炮製這條新聞的,是好事者,“樸芬慶”中的“芬慶”,有可能是“憤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一些中國網友看來,為什麼南韓喜歡稱別國的名人、文化和發明為南韓人和是南韓人發明的?
我們不妨從歷史和文化的視角來解釋一下。 眾所周知,兩國文化是同宗的(這裡筆者不贅述)。另外,在歷史上,中韓兩國都曾遭受過列強的侵略和壓迫,這種記憶根深蒂固。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比較濃烈。限於認知上的侷限,不少網友在表達情緒時也容易走極端。
不過,話又說過來,從整體上看,與反日、反美情緒相比,中國網路上的反韓情緒並不嚴重。在南韓,民眾反日的情緒更濃烈。
這幾年,中韓兩國民眾整體而言更加理性,也更加意識到,文化是個大概念,不是“炸雞”——你吃一口就意味著我少一口。今後,南韓網民也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兩國之間的文化,進而拓展兩國民間交流。
關於這個問題,有必要認真分析。這十來年,有關這類新聞俯拾皆是。例如,“南韓人認為孫中山是南韓人”、“南韓人認為漢字是南韓人發明的”“南韓人認為四大發明是南韓人發明的”……這類所謂的訊息,其實都是經不住推敲的。
當年,有不少人向筆者求證是否有這個新聞。其實,這個一看就是假新聞。但是,為了給這些人吃定心丸,筆者專門花了好長時間到南韓的《北韓日報》網路版上進行檢索。結果可想而知,筆者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找不到這條所謂的新聞。後來,南韓《北韓日報》也就此專門闢謠,稱該機構從未報道過這條“新聞”,成均館大學的歷史系,壓根兒就沒有所謂的“樸芬慶”教授。其實,筆者揣測,炮製這條新聞的,是好事者,“樸芬慶”中的“芬慶”,有可能是“憤青”。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在一些中國網友看來,為什麼南韓喜歡稱別國的名人、文化和發明為南韓人和是南韓人發明的?
我們不妨從歷史和文化的視角來解釋一下。 眾所周知,兩國文化是同宗的(這裡筆者不贅述)。另外,在歷史上,中韓兩國都曾遭受過列強的侵略和壓迫,這種記憶根深蒂固。兩國的民族主義情緒也比較濃烈。限於認知上的侷限,不少網友在表達情緒時也容易走極端。
不過,話又說過來,從整體上看,與反日、反美情緒相比,中國網路上的反韓情緒並不嚴重。在南韓,民眾反日的情緒更濃烈。
這幾年,中韓兩國民眾整體而言更加理性,也更加意識到,文化是個大概念,不是“炸雞”——你吃一口就意味著我少一口。今後,南韓網民也應該以更加積極的態度來看待兩國之間的文化,進而拓展兩國民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