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雪亭,也叫達摩庭,在少林寺與主體建築方丈室後。臺基高二丈,深闊各三間,內供木質神龕,中懸一匾,為清乾隆帝御筆,書“雪印心珠”四個字,潛涵著“立雪”的典故。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有位法名神光(僧可)的和尚從洛陽香山寺來到少林寺拜訪達摩,一心想得到祖師的真傳。原來達摩自印度帶來一襲棉袈裟,一個盛飯的缽盂,那是佛法真傳的憑證。沒有達到境界被充分認可的信徒,不會得到這兩件寶。神光全心向道,欲獲衣缽,意志堅定。但是達摩只自顧默然面壁,並不理會。神光站立祖師門外,肅然不動。他從白日站到黑夜。時值天降大雪,積雪沒膝,天明時仍未被允入室。為示求道之誠,神光將自己左臂砍下。達摩開口了,問他“如此做甚?”神光虔敬地答道:“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眾!”達摩見他心誠,可傳衣缽,便喚他入室傳道,並賜他法名“慧可”。由於達摩為禪宗祖師,後世稱為一祖,慧可為直授傳法弟子,史稱二祖。達摩為弟子熟講《楞伽經》,佛法廣弘。他臨死把袈裟和食缽傳給慧可,說:“從前如來為了正法統,把這件法衣作為信物,輾轉傳授以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慧可跪受。
現在少林寺後的立雪亭,建於明代,1980年進行過翻修。亭前的兩株碩壯的千枝柏,枝柯垂掛如簾,景色清幽,氣氛肅穆,人立於樹下,不禁情思渺遠。
立雪亭,也叫達摩庭,在少林寺與主體建築方丈室後。臺基高二丈,深闊各三間,內供木質神龕,中懸一匾,為清乾隆帝御筆,書“雪印心珠”四個字,潛涵著“立雪”的典故。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有位法名神光(僧可)的和尚從洛陽香山寺來到少林寺拜訪達摩,一心想得到祖師的真傳。原來達摩自印度帶來一襲棉袈裟,一個盛飯的缽盂,那是佛法真傳的憑證。沒有達到境界被充分認可的信徒,不會得到這兩件寶。神光全心向道,欲獲衣缽,意志堅定。但是達摩只自顧默然面壁,並不理會。神光站立祖師門外,肅然不動。他從白日站到黑夜。時值天降大雪,積雪沒膝,天明時仍未被允入室。為示求道之誠,神光將自己左臂砍下。達摩開口了,問他“如此做甚?”神光虔敬地答道:“願和尚開甘露門,廣度群眾!”達摩見他心誠,可傳衣缽,便喚他入室傳道,並賜他法名“慧可”。由於達摩為禪宗祖師,後世稱為一祖,慧可為直授傳法弟子,史稱二祖。達摩為弟子熟講《楞伽經》,佛法廣弘。他臨死把袈裟和食缽傳給慧可,說:“從前如來為了正法統,把這件法衣作為信物,輾轉傳授以至於我。我今付汝,汝當護持。”慧可跪受。
現在少林寺後的立雪亭,建於明代,1980年進行過翻修。亭前的兩株碩壯的千枝柏,枝柯垂掛如簾,景色清幽,氣氛肅穆,人立於樹下,不禁情思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