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馬程式設計師上海中心

    通常情況下,運存越大,多個程式之間來回切換速度越快,指令的響應速度也越快,因此執行就會更流暢。

    拿4GB與8GB來說,執行記憶體為8GB的手機同時執行的APP要比4GB執行記憶體的手機要多,也就是同時啟用的APP可以越多。比如,8GB執行記憶體的手機可以同時打遊戲,還可以聽歌,甚至還有微信執行在後臺,可隨時切換到聊天介面。而4GB的執行記憶體的手機,可能只能完成前兩個,後一個就執行不起來了。

    但是過度追求高執行記憶體,也許會導致效能過剩問題。而這種現象,似乎在安卓機上越來越普遍。

  • 2 # 風來了156

    之所以那麼麻煩,是因為對於CPU的執行速度來說,硬碟的傳輸速度實在是太慢,所以需要記憶體來作為緩衝,以儘量的消除這種速度上的差異。記憶體的容量越大,可以同時容納的可執行程式也就越多,在多程式切換的時候,也就更流暢。在預算允許的情況下,儘量選擇大記憶體的手機。

  • 3 # 神州5G

    手機運存越大越好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來了解一下運存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運存,即執行記憶體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儲存器),是一種短期的資料儲存裝置。在Android移動作業系統中,RAM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手機後臺能執行多少程式。

    接下來就聊聊運存到底是不是越大越好的問題。一般對於Android手機而言,大記憶體手機的優勢會更大,因為手機的程式都是在RAM記憶體中進行讀寫的,而讀寫速度與手機的效能也有一定的關係,大的RAM記憶體可以給手機帶來更充足的緩衝空間。而使用iOS系統的手機就不需要特別大的記憶體了,因為當用戶同時開啟很多應用時,系統會判斷記憶體是不是夠用,如果不夠用的話就會自動清理記憶體,並不會等到很卡頓的時候再去處理。同時那些在後臺開啟時間較長的應用,iOS系統會自動關閉。

    所以說,手機的執行記憶體並不是越大越好的,而是要根據不同系統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4GB、6GB、8GB的區別在哪?

    不同容量的執行記憶體主要對手機產生兩個方面的影響。

    首先,執行記憶體容量主要決定手機後臺同時可執行的APP數量。4GB運存可以同時執行6-8個應用,6GB運存可以同時執行8-10個應用,8GB運存可以同時執行超過15個應用。

    其次,執行記憶體容量會影響手機“殺後臺”程序的機率。所謂“殺後臺”,就是指安卓手機開啟多個APP而不主動關閉,對記憶體和CPU都會有壓力,系統會自動殺掉後臺程序。最常見的場景就是開啟多個APP再反回時需要重新進入。所以,如果你不想在打王者的時候退出去回個微信回來就閃退的話,還是儘量選擇容量大一點的執行記憶體吧。

    最後,還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性消費,同時養成良好的使用手機的習慣,通過定期清理記憶體讓系統變得流暢。不過隨著手機硬體水平的提升以及安裝的手機APP越來越多,手機記憶體的增加也是大勢所趨。

  • 4 # 桃園Computer

    買家:老闆,買手機,你這個手機記憶體是多大的呀?

    賣家:哦,這款手機記憶體有4G/6G/8G的,你要哪種配置的?!

    手機記憶體和電腦記憶體的作用一樣,它們都是提供程式/軟體/APP執行空間的地方,當用戶給系統發出指令以後,系統就會通知處理器要工作了,此時處理器就會從硬碟內把相應的程式/軟體/APP調取到記憶體裡進行運轉!

    而Android系統對後臺APP的管理機制,就沒有蘋果的ios系統這麼好了,因為當用戶把APP給切換到後臺以後,系統並不能把該APP程序給停止了(這是ios和Android的本質區別),既然不能停止,那麼這些APP就會佔用執行記憶體空間(咱們上面已經說了,APP是要在執行記憶體裡運轉的),所以當用戶同時開啟的APP過多時,就會出現卡頓的現象了!

    綜上所述,究竟4GB、6GB和8GB該如何選擇,筆者給出如下建議:

    如果您手機裡的APP裝的不多(5個以下),那麼購買4Gb的配置即可

    如果您手機裡的APP裝的一般(5~10個),那麼購買6Gb的配置即可

    如果您手機裡的APP裝的很多(10個以上),那麼購買8Gb的配置即可。

  • 5 # 李老師電腦教學課堂

    手機運存越大越好嗎?4GB、6GB和8GB的區別在哪?

    手機運存越大越好嗎?

    手機中的記憶體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機系統記憶體,也叫執行記憶體,是RAM,在手機執行時臨時儲存資料。一種是手機機身記憶體,是ROM,是永久資料儲存器。

    手機執行記憶體相當於電腦中的記憶體,手機的機身記憶體相檔於電腦中的硬碟。

    所以,手機的執行記憶體越大越好,越大越快,執行越流暢。

    4GB、6GB和8GB的區別在於容量,就是8GB記憶體比6GB記憶體多2G,同樣6GB記憶體比4GB記憶體多2G,這個區別就是五環比四環多一環的意思。

    當然這確定不是廢話,容量越大手機執行越快,這也是區別,當然價格不一樣也是區別。

    李老師簡介:創辦電腦學校,專職從事電腦教學二十餘年。

  • 6 # 我是沐叔

    Piriform產品負責人Vishal Kara 告訴Digital Tr:“智慧手機在過去幾年中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現在對我們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做得更多。” “隨著我們使用智慧手機執行越來越多的任務,為使它們繼續有效執行,需要更多的RAM。”

    RAM有什麼作用?

    我們將應用程式和遊戲安裝到內部儲存中,我們的CPU(中央處理單元)和GPU(圖形處理單元)負責處理,那麼RAM有什麼作用?

    卡拉說:“智慧手機需要即時訪問記憶體來執行多工處理,這是RAM所提供的。” “本質上,RAM使您的所有操作可以一次執行。”

    當您在手機上執行應用或遊戲時,它會載入到RAM中。只要應用程式仍在RAM中,您就可以跳回到上次中斷的位置,而無需重新載入它。這就是為什麼RAM對於多工處理很重要的原因。載入的應用程式會一直保留在那裡,直到您的RAM填滿,並且需要重新整理某些內容以為其他內容騰出空間。

    從理論上講,更多的RAM意味著您可以擁有更多的程序,因此可以同時執行更多的應用程式。

    Kara解釋說:“智慧手機需要多少RAM是沒有錯的,儘管RAM在我們的智慧手機體驗的流暢性和無縫性中起著重要作用。不同於PC,可以延遲幾秒鐘載入應用程式,我們希望即使在旅途中,應用程式也可以立即在智慧手機上載入。”

    應用程式使用多少記憶體

    如果低記憶體抑制器啟用太頻繁,則可能會影響整體使用者體驗。在最壞的情況下,每次您從一個應用程式切換到另一個應用程式時,先前的應用程式都會被殺死,從而為新應用程式讓路。這是嚴重的記憶體不足情況。

    但是,有一個可以接受的最佳選擇,即偶爾將常駐應用程式刪除以為新應用程式讓路。只要被刪除的應用程式是“舊的”,使用者甚至可能不會注意到它已從記憶體中刪除。在達到最佳效果之後,應用移除的頻率開始變得學術化,因為總體使用者體驗不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那麼最佳的記憶體空間是什麼?為了發現這一點,我編寫了一個實用程式,該實用程式使用Android除錯橋(adb)監視哪些程序被殺死以及可用記憶體量。它還檢視正在執行的應用程式使用了多少RAM。

    經過大量的實驗,我得出了三種不同類別的應用程式的列表。“標準”應用程式使用130MB至400MB的RAM。有YouTube和WhatsApp之類的應用,以及Crossy Road和Candy Crush之類的遊戲。然後是“媒體密集型”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載入大量影象,因此使用更多的記憶體來顯示它們。在這裡,您會找到Google相簿和Instagram之類的標題。這些應用使用400MB至700MB的RAM。

    更多的記憶體並不總是更好的選擇

    如果RAM提供了潛在的效能改進和更大的便利性,那麼您可能想知道:擁有更多記憶體有什麼問題?

    普爾說:“手機中配備的RAM越多,消耗的功率就越大,電池壽命就越短。” “ RAM佔用的電量相同,無論其中有什麼功能–如果它是應用程式,或者只是免費的,那麼您仍然需要為它消耗電量。”

    換句話說,如果您不使用RAM,則可能會不必要地消耗電池電量。我們在前面提到的那些後臺流程也具有相關的成本,因為在Android上使用Facebook應用程式的任何人都會知道。

    普爾說:“即使他們做得不多,它們也可能導致處理器加速運轉以服務於他們必須做的任何工作,並且可能導致電量的加速消耗。”

  • 7 # 小伊評科技

    首先我們要肯定的是,手機的運存當然是越大越好,其原理和電腦的記憶體是差不多的。只不過話說回來,大的記憶體雖然肯定沒有壞處(如果我們拋開成本因素來說的話)但是有些時候優勢也不會那麼明顯。因為手機的執行速度並不是直接由運存的容量來決定的,本文我們就來好好講一講運存到底是什麼,作用又是什麼。

    運存有什麼用?

    電腦或者手機裝置當中都是存在有兩個儲存介質,一個是可以用來永久儲存資料的介質,我們稱之為硬碟(電腦)/快閃記憶體(手機),還有一個介質只能短暫的儲存資料,我們稱之為記憶體(電腦)/運存(手機)。其中運存的作用其實就是將快閃記憶體中的資料獲取出來然後直接和CPU進行資料的傳遞處理工作,從而可以提高系統的響應和執行速度(運存的讀寫速度遠超快閃記憶體)。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打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把手機可以看做是一個垃圾處理工廠,其中CPU就是一個垃圾處理機,快閃記憶體就是放置垃圾的倉庫,而運存就是負責將垃圾從倉庫(快閃記憶體)運送到垃圾處理機(CPU)的傳送帶,日常的工作就是傳送帶(運存)將垃圾(資料)從倉庫(快閃記憶體)運輸到垃圾處理器(CPU)中進行處理,迴圈往復。而運存的大小就可以相當於是傳送帶的數量,傳送帶越多一次可以運輸的垃圾(資料)就越多,而如果運存不足就會導致傳輸效率降低從而影響手機的效能表現(就像大堵車)。

    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問題,那就是垃圾處理器的負載能力,因為垃圾處理器的吞吐能力是恆定的有極限的,並不會無限的增長,所以在你的傳輸量達到一定地步的時候,垃圾處理器(CPU)的效能就會出現瓶頸,那麼也就意味著不論你的傳輸效能有多高都是白搭。

    所以說,運存和處理器效能一定是要匹配的,有多高的效能配多大的運存,過度的追求運存雖然不會有副作用但是會徒增不必要的成本。

    此外安卓對於運存的運用策略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一點那就是能用多少用多少,這是繼承自Linux的特性之一。也就是在系統初始化之後,安卓系統就會自動將一部分應用資料放置在運存上以方便使用者在開啟的時候獲得較為快速的響應,所以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開機運存佔用就高達一半的原因。

    總結&建議

    總的來說運存當然是越大越好,但是也一定要和處理器效能以及其他配套的配置相匹配。我們舉一個很現實的例子,假設我們給驍龍636的手機配備32g的運存其系統流暢度能趕得上驍龍6G記憶體的驍龍855麼?必然是不能的。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中端處理器(驍龍710,驍龍660,驍龍675)4G運存起步,6G足矣,再高就是浪費。高階處理器(驍龍845,驍龍855,麒麟980)6G記憶體起步,8G足矣再高就是浪費。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8 # 博古石齋壽山石

    只要夠用就行,電子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讓你想象不到,從十幾二十年前的幾k執行記憶體,到現在的6G、8G(1M=1024k,1G=1024M),說不定N多年後以T為單位也有可能。

    當然,如果不差錢的話,執行記憶體越大越好,同時執行多個APP也不至於卡殼。

    另外,儲存記憶體也不能太小,雖然可以加入儲存卡來儲存檔案,但沒有手機本身的記憶體穩定可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體不但怕冷,而且還容易上火,這是怎麼回事?該如何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