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氏相聲創始人是常連安先生,後承續其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第三代則有常貴田、常貴生、常貴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遠、楊凱等。所以常貴田與常遠是叔侄關係。
常貴田——陰差陽錯終成氣候
常貴田說相聲有點陰差陽錯,因為他父親常寶堃希望他好好唸書上大學,反對他說相聲。如果不是父親犧牲得早,這位常氏的長房長孫也許早就幹了別的行當。老人為什麼反對,貴田無從得知,不過相聲大師侯寶林當初也反對侯躍文說相聲,直到躍文紅了才認可。貴田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侯寶林,侯老笑而不答。貴田自己揣摸,父輩們準是覺得自己那一代太苦了,學藝太難成才,不願再讓孩子們受罪,又怕學得高不成低不就,反倒有辱門庭。好在常貴田以自己奮鬥的藝術成就,告慰了父親在天之靈。他說:今天我們應該承認,沒有超過他們,但比他們發展進步了。
儘管父親反對,可也許是遺傳基因更強大吧,常貴田幼年偶爾沾了點相聲邊兒,便註定了一輩子的道路。1948年,解放戰爭正吃緊,大城市裡人慌馬亂,誰還有心上戲園子看戲聽相聲呢。可是吃開口飯的不演了就得餓飯。有一天常寶堃、常寶霆和康立本路過海河新橋,見倒賣美國貨的“鬼市”上人挺多,小蘑菇靈機一動說:“咱要在這兒圓個粘子(招引觀眾)準行。”康立本心領神會,摘下帽子蹲在路邊比比劃劃,口中唸唸有詞,果然吸引了一大堆人看熱鬧,不知帽子里扣著啥玩藝兒。粘子圓上了,幾個藝人又操上了撂地行當。6歲的小貴田就在這段日子裡跟著哄著說了幾次相聲,身傳家教出手不凡,一下子可就迷上了。天津解放後,父親讓他繼續上學,別說相聲,後來母親見他學藝心切,到12歲只好讓他拜父親生前的搭檔趙佩茹為師,一邊學徒一邊讀書。高中畢業後他經四叔常寶華介紹考進海政歌舞團,違背父願繼承了父業。
曲藝節目人員精幹道具簡單,常貴田那時又年輕沒拖累,所以每次下基層的任務都沒跑兒。他有個玩笑式的順口溜:哪裡有戰鬥和災難,哪裡就有解放軍;哪裡有解放軍哪裡就有慰問團;哪裡有慰問團,哪裡就有常貴田。1958年炮擊金門,他在廈門何厝鄉最前沿和戰士們一起搬過炮彈;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時,他在西藏前線慰問演出;抗美援越戰爭時,他在越南立了三等功;1963年天津大抗洪,他三進三出;邢臺、錦西、唐山幾次地震,中越邊境前線,江南抗洪……從參軍到如今,這些國內軍內的大事他都沒拉下,每次都在基層前沿。您還別說,吃苦受累是一種人生經歷,也是一個人的財富。頻繁的下基層慰問演出,事先來不及充分準備,經常要根據現場情況現編現演,這就極大地豐富和鍛鍊了他的藝術才能。他最早的相聲創作就是在越南開始的,他被人稱道的“現掛”的藝術特長也是在基層逼出來的。從六十年代的《死傷登記處》、《喇叭聲聲》到近年的《帽子工廠》、《動力研究》、《不可“就要”》等優秀作品,使他成為常氏相聲第三代的傑出代表。
與先輩相比,第三代的常貴田文化素養更高更全面了,除去相聲創作表演外,他還廣泛地涉獵話劇、影視表演,在相聲藝術的理論研究和語言藝術與部隊政治思想工作的關係等方面進行探討。他違背了父親的初衷,卻沒忘記圓父親的夢。這裡再抖個小包袱:高中畢業的常貴田,早已是師級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一級演員,被海軍政治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他又反過來想到學院進修弄個大學文憑,被校方一口回絕:您是我們學院給本科生講課的教授,再在我們這兒上學混文憑不是開玩笑嗎?
常氏相聲創始人是常連安先生,後承續其子常寶堃、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第三代則有常貴田、常貴生、常貴德,如今第四代的常亮、常遠、楊凱等。所以常貴田與常遠是叔侄關係。
常貴田——陰差陽錯終成氣候
常貴田說相聲有點陰差陽錯,因為他父親常寶堃希望他好好唸書上大學,反對他說相聲。如果不是父親犧牲得早,這位常氏的長房長孫也許早就幹了別的行當。老人為什麼反對,貴田無從得知,不過相聲大師侯寶林當初也反對侯躍文說相聲,直到躍文紅了才認可。貴田曾就這個問題請教過侯寶林,侯老笑而不答。貴田自己揣摸,父輩們準是覺得自己那一代太苦了,學藝太難成才,不願再讓孩子們受罪,又怕學得高不成低不就,反倒有辱門庭。好在常貴田以自己奮鬥的藝術成就,告慰了父親在天之靈。他說:今天我們應該承認,沒有超過他們,但比他們發展進步了。
儘管父親反對,可也許是遺傳基因更強大吧,常貴田幼年偶爾沾了點相聲邊兒,便註定了一輩子的道路。1948年,解放戰爭正吃緊,大城市裡人慌馬亂,誰還有心上戲園子看戲聽相聲呢。可是吃開口飯的不演了就得餓飯。有一天常寶堃、常寶霆和康立本路過海河新橋,見倒賣美國貨的“鬼市”上人挺多,小蘑菇靈機一動說:“咱要在這兒圓個粘子(招引觀眾)準行。”康立本心領神會,摘下帽子蹲在路邊比比劃劃,口中唸唸有詞,果然吸引了一大堆人看熱鬧,不知帽子里扣著啥玩藝兒。粘子圓上了,幾個藝人又操上了撂地行當。6歲的小貴田就在這段日子裡跟著哄著說了幾次相聲,身傳家教出手不凡,一下子可就迷上了。天津解放後,父親讓他繼續上學,別說相聲,後來母親見他學藝心切,到12歲只好讓他拜父親生前的搭檔趙佩茹為師,一邊學徒一邊讀書。高中畢業後他經四叔常寶華介紹考進海政歌舞團,違背父願繼承了父業。
曲藝節目人員精幹道具簡單,常貴田那時又年輕沒拖累,所以每次下基層的任務都沒跑兒。他有個玩笑式的順口溜:哪裡有戰鬥和災難,哪裡就有解放軍;哪裡有解放軍哪裡就有慰問團;哪裡有慰問團,哪裡就有常貴田。1958年炮擊金門,他在廈門何厝鄉最前沿和戰士們一起搬過炮彈;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時,他在西藏前線慰問演出;抗美援越戰爭時,他在越南立了三等功;1963年天津大抗洪,他三進三出;邢臺、錦西、唐山幾次地震,中越邊境前線,江南抗洪……從參軍到如今,這些國內軍內的大事他都沒拉下,每次都在基層前沿。您還別說,吃苦受累是一種人生經歷,也是一個人的財富。頻繁的下基層慰問演出,事先來不及充分準備,經常要根據現場情況現編現演,這就極大地豐富和鍛鍊了他的藝術才能。他最早的相聲創作就是在越南開始的,他被人稱道的“現掛”的藝術特長也是在基層逼出來的。從六十年代的《死傷登記處》、《喇叭聲聲》到近年的《帽子工廠》、《動力研究》、《不可“就要”》等優秀作品,使他成為常氏相聲第三代的傑出代表。
與先輩相比,第三代的常貴田文化素養更高更全面了,除去相聲創作表演外,他還廣泛地涉獵話劇、影視表演,在相聲藝術的理論研究和語言藝術與部隊政治思想工作的關係等方面進行探討。他違背了父親的初衷,卻沒忘記圓父親的夢。這裡再抖個小包袱:高中畢業的常貴田,早已是師級待遇,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國家一級演員,被海軍政治學院聘為客座教授,他又反過來想到學院進修弄個大學文憑,被校方一口回絕:您是我們學院給本科生講課的教授,再在我們這兒上學混文憑不是開玩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