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
-
2 # 晴空萬里的生活
我家大寶是31個月才開口說話,當時把我們都急死了,卻沒有方法,到了二寶,吸取教訓,八個月就學話,14個月就進入語言爆發期,一歲半基本表達無障礙,做到以下幾點:
1、把家裡人都變成話癆,不停地說說說,特別是親帶的人,凡事都要跟她描述,起床開始,穿衣服,穿的什麼衣服,什麼式樣,什麼顏色,有什麼裝飾,怎麼搭配,讓她配合的時候,伸胳膊伸腿等等。
今天天氣怎麼樣?吃飯的時候,吃的什麼,什麼滋味?玩的時候,玩的什麼遊戲,規則是什麼,物件是什麼?看到的,聽到的,摸到的,聞到的,都要用語音跟寶寶描述。總之一句話,說不停!
2、帶她讀書,儘量誇張,動作、語氣語調,還要象聲詞的表演。
3、跟寶寶說話儘量語速放慢一點,口齒清晰一點,以便她學習模仿。
4、大人不要焦慮,不要逼迫她,給她寬鬆的環境,經過沉默期,就會迎來語言爆發期了。
首先應先從孩子聽了檢查做起,判斷是否為聽力障礙的問題,如果聽力沒有問題,那寶寶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作為家長不要過分迷信“貴人語遲”以免錯失孩子語言發育關鍵時期。如果寶寶聽力沒有問題,那寶寶可能存在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判斷還是是否為語言發育遲緩可從以下表現做參考:
寶寶正常情況下10個月開始叫爸爸媽媽,12個月的時候開始咿呀學語,模仿動物的聲音,一歲半開始進入語言爆發期,能說自己的小名,說3種以上的物名,能背誦押韻的兒歌。
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6個月,除了哭,不會有意識地發出聲音;14個月還不會喊“爸爸”“媽媽”;2-3歲不愛開口說話、詞彙量少、語言理解力差;3歲以後說話還發音不準、吐字不清,回答問題反應遲鈍,無法連貫說話或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一個重要表現為精神因素:選擇性失語(可以說話,但是很少說話或不說話,有些雖然可以說一些話,但往往卻是一些重複語言、自言自語,或者是一些根本讓人聽不懂的能跟人交流的語言)。導致選擇性失語的原因與多巴胺、血清素的濃度有關。
其次,寶寶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究其原因在於,寶寶在胎兒、或嬰幼兒時期,由於腦力營養不足,缺乏身體及智力發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導致大腦及語言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神經元細胞發育不全,接受資訊能力受限,腦細胞膜流動能力減弱,資訊傳遞速度變慢,相應的孩子孩子就會出現語言障礙、語言發育遲緩等問題。
目前主要的調整方案為營養干預配合專心康復訓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