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記錄鄉土

    三焦辨證,是運用上、中、下三焦對溫病所屬的臟腑病理變化,分階段進行表述與論治。其中上焦:包括手太陽肺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證。屬溫病中的表證,病情較輕。中焦:包括足陽明胃經和手陽明大腸經,以及足太陰脾經的病證。屬溫病發展到中期階段,是由上焦的病,因誤治或治不切底而轉變過來的。下焦:包括足少陰腎經以及足厥陰肝的病證。屬溫病的未期階段,是由中焦的病久治不愈傳導至下焦所至。其病巳入深,病情較為嚴重了。

    衛氣營血辨證,是運用氣血營虧,對溫病所屬的臟腑病理變化進行辨證論治的。其中分為,1、衛分證,屬於溫病的表證,為初期階段。2、氣分證,屬於實證、裡證。3、營分證,已邪入內陷,出現氣血陰虧受損,心神不交的證候。4、血分證,是溫症發展中最為深重的末期階段,以至於出現耗血、動血、動風的證候。

    以上是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區別在於運用不同的辨證方法。而相關聯的都是辨證治療臟腑的溫熱疾病。

  • 2 # 杏仁健康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其實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理論都是針對溫熱病而創立的,二者都是清代溫病學家創立的理論。二者的創立者是不同的,其中三焦辨證是由吳鞠通創立的,衛氣營血辨證是由葉天士創立的。二者分別從不同角度對溫病的發病機理進行探討和總結,是如今臨床的辨證思想之一。

    其中衛氣營血辨證理論,把外感溫熱病傳遍劃分為衛、氣、營、血四個階段,疾病由表入裡,由衛→氣→營→血,並且分別進行了舉例論述,列出了治療方劑。其中書中的經典治療方法提到,在衛汗之可以,到氣才可清氣,入營猶可透熱轉氣,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

    其中三焦辨證,把人體分為三焦,其中肺部以上為上焦,包括雙上肢;把脾胃劃分為中焦部分,而下焦主要是肝腎和雙下肢等。它把外感溫熱病的傳遍劃分為從上焦→中焦→下焦。分別進行了各個階段的病症描述,並且指出了治療的方劑學。提出的三焦理論中的經典就是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並提出了對應的治法。

    總之,我們既要看到衛氣營血辨證和三焦辨證的區別,又要看到二者的聯絡,並且在臨床中二者是通用的,是不能截然分開的。

  • 3 # 壹號中醫

    三焦,何謂三焦,關於這個概念都有好幾種說法,說法不一,層出不窮。我的看法是把人體分成上中下三個部分,可能相對容易接受,即三焦,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稱。古中醫在考慮消渴症方面,也是分上消,中消,下消,西醫在上下區域劃分方面大致也是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生殖系統。另外,人體在中醫分割槽考慮方面,有表裡(內外),有左右,有前後,唯獨從上到下的劃分並不明確,如果加上上中下的劃分,即三焦,可能更加合理一些。

    三焦從上到下所對應三個軀幹個部位分別是:橫膈以上內臟器官為上焦,包括心、肺;橫膈以下至臍內臟器官為中焦,包括脾、胃、肝、膽等內臟;臍以下內臟器官為下焦,包括腎、大腸、小腸、膀胱。

    三焦從上到下所對應六經經絡分別是:上焦症狀:上焦指手太陰肺和手厥陰心包兩個經、髒;中焦症狀:中焦指足陽明胃和足太陰脾兩個經、髒;下焦症狀:下焦指足少陰腎和足厥陰肝兩個經、髒。

    至於衛氣營血辯證,它是溫病學最著名、最重要、最常用的辨證方法,來源於明末清初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的《溫熱論》。大家是否認同不妨介紹一下。我的理解是營衛:營行血,衛行氣,所以叫衛氣營血。營如同部隊的兵營,兵營外面有衛兵保衛,衛兵就是衛,實際上是內外關係。這樣講可能形象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法律?法律的建立是以什麼為標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