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請!正宗的麻婆豆腐是用滷水豆腐(老豆腐),我個人更喜歡用石膏豆腐(嫩豆腐)來做,看個人口味。豆腐有豆腥味,切好後,燒沸一鍋水,加一點鹽,把豆腐放進去焯一下,可以去掉一部分豆腥味,我記得當時我們老師說還要在淡鹽水裡少加一點醋,原因我忘了。肉末是牛肉末,圖方便的話,用豬肉餡也行。將肉餡放入油鍋中,加醬油和料酒多炒一會,炒成稍微有點硬的脆臊,稱出來備用。鍋裡重新放入油,最好能多放一點,然後放入豆瓣醬和姜蒜末、辣椒麵、豆豉炒香,炒至油變成紅色,注意油溫不要太高,否則豆瓣醬容易糊。(豆瓣醬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常使用豆豉,不加也可以,辣椒麵根據自己對辣味的接受能力適量加入)加入鮮湯(沒有就用清水,淹沒住豆腐就可以了),燒開後加入豆腐,然後加入鹽、生抽醬油、料酒、味精調味。然後轉成中火燒製。注意,豆腐易碎,不要用鏟子翻炒,最好使用湯勺,勺背向前,從自己的方向向對面推(這時候就體現出廚房炒勺的優越性了),然後用左手輕輕晃動鍋,。最後是勾芡,勾芡之前,加入炒熟的肉末和蒜苗節推勻。說一下勾芡的問題,簡單來說,勾芡就是將水澱粉加入湯汁中,產生糊化作用,使湯汁變粘稠的過程。勾芡的好處有幾種,對於麻婆豆腐這道菜來說,主要是因為豆腐不容易入味,而且表面光滑,如果不勾芡,裡面沒什麼味道,外面也沒沾上調料,味道就不足,勾芡後,湯汁就會變得黏稠,豆腐上就會裹上更多的滋味。勾芡的時機也很重要,這個時機的把握通常在於鍋鍋裡面還剩多少湯汁。如果鍋裡面的湯汁還有很多,那勾完芡就成了一滿鍋漿糊,如果鍋裡面的剩下的湯汁太少,那麼勾完芡也不夠豆腐沾裹,還是白搭。一般來說,在水位到豆腐的二分之一左右就差不多可以勾芡了,但具體效果還是要自己多實驗。然後是勾芡的濃稠度,加入的水澱粉越多,芡汁越稠,反之越清,芡汁的型別通常分為4種,最稠的是包芡(魚香肉絲),最清的叫清芡(米湯),中間還有糊芡(羹)和二流芡(糖醋魚)。做麻婆豆腐的芡汁要稠一點,屬於最稠的包芡,但也不能稠得像漿糊,這不容易,還得多實驗,我自己也常常做不好,師傅有時做不好也會被總廚罵。另外,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做麻婆豆腐就要分兩次來勾芡,因為第一次勾完芡,豆腐一會又會從內部滲出水來,所以要再勾第二次。所以第一次不要加入太多水澱粉,等第二次再加夠。(有些特別講究的還會分3次來勾芡)然後就出鍋裝盤了,撒上花椒麵就行。注意,很多地方都產花椒,但很多事幾乎沒有麻味的,只有去腥、増香的作用,麻婆豆腐用的花椒還得是四川的花椒,最好是四川漢源的花椒,當然,不喜歡麻味的話,不放也是可以,只是做出來就不能叫麻婆豆腐了,可以以你自己的姓氏來命名,嘻嘻。花椒麵買回家後,不要敞口存放,不然花椒裡的香味揮發的比較快。最後,順便說一下麻婆豆腐的大概來歷。清末咸豐年間,成都北門萬福橋是個農貿市場,橋頭開了家陳興盛飯鋪(當時大多數小飯店都叫飯鋪),老闆叫陳春富,老闆娘叫溫巧巧。很多苦力工人會把自己挑運的空油桶送到這裡,倒掛在飯鋪門口,漏出來的剩油送給老闆娘做菜為他們做菜,老闆娘溫巧巧就做出了這道豆腐菜,工人們以溫巧巧的外號命名了這道菜,口口相傳就成了名菜。至於溫巧巧為什麼叫麻婆,一說是老闆陳春富是個麻子,那溫巧巧是麻子的婆娘(四川人叫老婆的方式),所以叫麻婆,二說是溫巧巧臉上有幾粒麻子,所以叫麻婆。至於有沒有定論,我也不清楚,但公認的是,溫巧巧好很漂亮,是豆腐西施。另外,我還有個疑問,聽說日本人用番茄醬做麻婆豆腐,香港人有用柱候醬做麻婆豆腐, 是真的嗎?
謝請!正宗的麻婆豆腐是用滷水豆腐(老豆腐),我個人更喜歡用石膏豆腐(嫩豆腐)來做,看個人口味。豆腐有豆腥味,切好後,燒沸一鍋水,加一點鹽,把豆腐放進去焯一下,可以去掉一部分豆腥味,我記得當時我們老師說還要在淡鹽水裡少加一點醋,原因我忘了。肉末是牛肉末,圖方便的話,用豬肉餡也行。將肉餡放入油鍋中,加醬油和料酒多炒一會,炒成稍微有點硬的脆臊,稱出來備用。鍋裡重新放入油,最好能多放一點,然後放入豆瓣醬和姜蒜末、辣椒麵、豆豉炒香,炒至油變成紅色,注意油溫不要太高,否則豆瓣醬容易糊。(豆瓣醬是最重要的,如果不常使用豆豉,不加也可以,辣椒麵根據自己對辣味的接受能力適量加入)加入鮮湯(沒有就用清水,淹沒住豆腐就可以了),燒開後加入豆腐,然後加入鹽、生抽醬油、料酒、味精調味。然後轉成中火燒製。注意,豆腐易碎,不要用鏟子翻炒,最好使用湯勺,勺背向前,從自己的方向向對面推(這時候就體現出廚房炒勺的優越性了),然後用左手輕輕晃動鍋,。最後是勾芡,勾芡之前,加入炒熟的肉末和蒜苗節推勻。說一下勾芡的問題,簡單來說,勾芡就是將水澱粉加入湯汁中,產生糊化作用,使湯汁變粘稠的過程。勾芡的好處有幾種,對於麻婆豆腐這道菜來說,主要是因為豆腐不容易入味,而且表面光滑,如果不勾芡,裡面沒什麼味道,外面也沒沾上調料,味道就不足,勾芡後,湯汁就會變得黏稠,豆腐上就會裹上更多的滋味。勾芡的時機也很重要,這個時機的把握通常在於鍋鍋裡面還剩多少湯汁。如果鍋裡面的湯汁還有很多,那勾完芡就成了一滿鍋漿糊,如果鍋裡面的剩下的湯汁太少,那麼勾完芡也不夠豆腐沾裹,還是白搭。一般來說,在水位到豆腐的二分之一左右就差不多可以勾芡了,但具體效果還是要自己多實驗。然後是勾芡的濃稠度,加入的水澱粉越多,芡汁越稠,反之越清,芡汁的型別通常分為4種,最稠的是包芡(魚香肉絲),最清的叫清芡(米湯),中間還有糊芡(羹)和二流芡(糖醋魚)。做麻婆豆腐的芡汁要稠一點,屬於最稠的包芡,但也不能稠得像漿糊,這不容易,還得多實驗,我自己也常常做不好,師傅有時做不好也會被總廚罵。另外,如果有更高的追求,做麻婆豆腐就要分兩次來勾芡,因為第一次勾完芡,豆腐一會又會從內部滲出水來,所以要再勾第二次。所以第一次不要加入太多水澱粉,等第二次再加夠。(有些特別講究的還會分3次來勾芡)然後就出鍋裝盤了,撒上花椒麵就行。注意,很多地方都產花椒,但很多事幾乎沒有麻味的,只有去腥、増香的作用,麻婆豆腐用的花椒還得是四川的花椒,最好是四川漢源的花椒,當然,不喜歡麻味的話,不放也是可以,只是做出來就不能叫麻婆豆腐了,可以以你自己的姓氏來命名,嘻嘻。花椒麵買回家後,不要敞口存放,不然花椒裡的香味揮發的比較快。最後,順便說一下麻婆豆腐的大概來歷。清末咸豐年間,成都北門萬福橋是個農貿市場,橋頭開了家陳興盛飯鋪(當時大多數小飯店都叫飯鋪),老闆叫陳春富,老闆娘叫溫巧巧。很多苦力工人會把自己挑運的空油桶送到這裡,倒掛在飯鋪門口,漏出來的剩油送給老闆娘做菜為他們做菜,老闆娘溫巧巧就做出了這道豆腐菜,工人們以溫巧巧的外號命名了這道菜,口口相傳就成了名菜。至於溫巧巧為什麼叫麻婆,一說是老闆陳春富是個麻子,那溫巧巧是麻子的婆娘(四川人叫老婆的方式),所以叫麻婆,二說是溫巧巧臉上有幾粒麻子,所以叫麻婆。至於有沒有定論,我也不清楚,但公認的是,溫巧巧好很漂亮,是豆腐西施。另外,我還有個疑問,聽說日本人用番茄醬做麻婆豆腐,香港人有用柱候醬做麻婆豆腐, 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