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害羞鬼鬼

    1600年,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中擊敗忠於秀吉子嗣的攝政後,開始建立幕府政權。為實行有效統治,便以“士農工商”為參照,對社會上各色人等進行等級劃分,嚴格限制各階層互動,不準聯姻,還要他們世代相傳。

    農民作為階層的一員,自然被列為控制物件。幕府不僅沒收他們的武器,還要其安分守己,將農民職業扮演好,並傳給子孫後代。

    德川家光上臺後,強迫農民到當地佛寺登記戶籍,嚴密監視他們的宗教信仰情況,這樣他們就在政治及社會層面被幕府牢牢管控。

    看起來生活在幕府時期的農民似乎永無出頭之日,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不僅農村享有較大的自治權,廣大農民還具有相當大的自主空間,他們可以外出旅行,還能“跳槽”經商、當兵、做工,簡直難以想象。

    農民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較大的自主空間

    在幕府前期上百年時間裡,城市人口猛增,顯然,按照80%的人口為農民這樣的事實,則城市增加的人口毫無疑問來自於農民的“農轉非”。

    大名的米祿增加自然離不開農村的農業生產,而農民是農業生產的核心,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關乎農業的收成。

    為增加農業產量,幕府、藩政府便對農村睜一眼閉一眼,在農民按時交納賦稅的前提下,村中事務很少過問,至於種什麼、怎麼種,也都由農民自行決定。

    有了這樣的機制,農民便想方設法對耕作方式進行改良,並從農具、子種、肥料等入手,努力提高農產品產量。

    稻米豐收了,大名的米祿穩中有進,城市自然執行良好。同時,一些富裕的農民還能在申請獲批後走出家門,或旅行、或搬到城市居住,從而打破幕府的清規戒律。

    農民辦廠做老闆,或成為“農民工”,角色轉換不一而足

    從18世紀中後期開始,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廣大農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陸續創辦了家庭紡織、釀醋、陶瓷、傢俱等生產企業或手工作坊,農村新興製造業蔚然成風。

    由於經營有方,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生產、供應和銷售一體化運作系統,使得產品深受市場好評,而這些本來為農民的企業主,逐漸成了地方上有名氣的“商業大亨”。

    有老闆就有工人。由於產品產銷兩旺,這些村辦企業便紛紛招兵買馬,這樣周邊農民就成了“農民工”,他們在不誤農時的前提下,到工廠打工,收入增加了,生活也隨之得到改善。

    當然,工種的不同,招用的工人也有別。像紡織廠大多招收農村婦女,畢竟工序多,又都是細活,而女性天生比較細心。但像釀醋廠、傢俱廠這類企業,體力勞動的成分較多,自然需要男工。

    除了經商或當工人,到19世紀60年代,由於攘夷、倒幕運動的需要,不少農民還參軍入伍,實現了幾代人的夙願。1864年,長州志士高杉晉作不拘一格招兵買馬,打破農民不能當兵的慣例,一舉招募農民參加奇兵隊,成為武裝倒幕的重要力量。當然,這時候幕府已經自顧不暇,也就無法阻擋農民變換角色。

    由上可見,在整個德川幕府統治期間,儘管實行嚴格的身份統治和等級制度,農民受到嚴密的控制,但總體而言,幕府對他們的限制並沒有嚴重到“畫地為牢”的地步,只要他們按期繳納幕府規定的賦稅,他們可以自行生產,可以旅行、“農轉非”、經商、當工人,做他們想做的事,過他們想過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洗車之後掛擋不走怎麼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