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艾739953141227

    最後一棋穩收煞 六世秦國成大業

    如今秦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宏圖,唯有齊國僥倖得寸。嬴政並不贊成強攻之策,白白葬送將士性命。蒙恬進言,針對齊國或許可效仿王翦的敗楚之策,先對峙不戰,待齊軍怠惰之時再一舉敗之。嬴政不以為意,他苦思良久,終想一計,決定從剛進入咸陽出使的公子衝入手。

    自田衝訪秦後,途經之處所見所聞,皆令他心生震撼,便知齊國大勢已去,唯有降秦才是良策,但嘴上卻不饒李斯,被李斯堵得說不出話來,田衝再想見李斯,李斯便閉門不見。接連數日,田衝都無法見到李斯,著急地前往秦王宮尋找國夫人離秋,覲見秦王。

    一個冬天,齊國朝野亂得沒了頭緒。秦國大軍駐紮鉅野澤畔不進不退不戰不和,誘發了齊國多方勢力的激盪摩擦。齊王田建雖無定見,然大體傾向於丞相後勝的“和秦”動議,卻也是誰都知道的事實。唯田建之彷徨,使各方都看到了尚存爭取齊王實施自家主張之希望,情勢便愈發地盤根錯節互動糾纏。高高在上而動搖不定的齊王之下,三股主流勢力激烈地明爭暗鬥著。

    秦國夫人離秋請命隨田衝返臨淄,極力遊說齊王建歸降大秦。離秋告知齊王,秦國軍隊已至高唐,如不投降,秦軍便可踏平齊國。第二日,田衝與離秋二人卻遭齊相後勝等諸多大臣抵制阻撓,甚至當廷扣押離秋,並向齊王建表決心,揚言可以擊退秦軍。

    齊國朝堂上,田衝與離秋的降秦之議遭到以齊相後勝為首的齊國大臣阻撓,後勝扣押了離秋,秦國君臣得知齊國扣押離秋,命蒙恬猛攻高唐,王賁率五萬銳士直奔臨淄,兵臨城下,齊王接到秦王的密報讓齊王殺了後勝。

    齊王建萬般無奈,只能用毒殺後勝,後勝吐血生亡後,齊王不堪受辱,想飲鴆自盡,卻沒有勇氣喝下去,只能手捧國璽、輿圖以及戶冊,主動開門投降。

    自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國開始統一中國的戰爭,歷時堪堪十年。自滅韓之戰開始,每滅一國,都是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戰。更值得關注的是,每一國的戰爭都不是一次完結的,抗秦的餘波始終激盪連綿。我們不妨以破國大戰的順序,簡要地回顧一番。南韓戰場規模最小,然非但有戰,更有滅國四年之後的一場復辟之戰。

    趙國之戰最慘烈,先有李牧軍與王翦軍相持激戰年餘;李牧軍破後又有全境大戰;國破之後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權代國,堅持抗秦六年,直到在最後的激戰中舉國玉碎,代城化為廢墟。燕國則是先刺秦,再有易水聯軍大戰,又再度建立流亡政權,直到五年後山窮水盡。

    魏國則據守天下第一堅城大梁,拒不降秦,直到被黃河大水戰淹沒。楚國老大長期疲軟不堪,卻在邦國危亡的最後時刻創造了戰國最後的大戰奇蹟,首戰大敗秦軍二十萬,非但一時形成反攻之勢,且成為戰國以來山東六國對秦軍作戰的最大勝仗之一。

    自此大戰,更以舉國之兵六十萬與六十萬秦軍展開大規模對峙,直到最後戰敗國滅,殘部仍在各自為戰。六國之中,唯獨赫赫大邦的齊國沒有一場真正的戰爭,便轟然瓦解了。

    自此,秦國曆經六世君王殫精竭慮地經營,終在嬴政手中壯大,掃六合、並天下,完成中華史上第一次大一統。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嬴政二十六年,嬴政時年三十九歲。

    當他踏上秦王宮層層臺階,往日的那一幕幕畫面反覆在他腦海裡閃過,不由得感慨萬千,韓趙魏楚燕齊相繼倒下,大一統的事業耗費了多少人力、心血,為華夏文明奠定了根基。天下洪流隆隆轉過了一片雄峻的高原,驟然湧向開闊的平野,盪開了浩浩之勢,開始了一次亙古未聞的偉大轉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教,黑科技過魂9一速二速有什麼要求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