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思雨yp
-
2 # 親子關係講師露宏
不少孩子都有習慣性的咬手指的現象,這個背後離不開三種原因。
第一、口欲期沒有被滿足孩子一出生就會吃自己的手指,這可以幫助孩子完成最初對自己和世界的認知,他們透過吃手指來開啟對外界事物的探索。可是有的家長因為擔心口腔的發育和衛生,常常控制孩子這個探索的行為,導致孩子身心的正常發展需要沒有被滿足。
還有母乳期的孩子如果沒有按需餵養,而是看點兒按時間的餵養也會造成孩子口欲的需要未被及時滿足,這些情況就導致孩子一旦有條件就會反覆去“修復”他的發展需要。
第二、環境造成的焦慮周遭的環境有讓孩子感到焦慮的因素,孩子需要透過啃得手指來緩解焦慮。比如有的孩子曾經回答問題錯誤了被老師懲罰,造成今後他只要遇到提問環節,孩子就不由自主的啃起手指來。還有孩子參加比賽,上臺前也會因為太緊張而產生咬手指的行為,這些都是環境因素造成的軀體化的表現。
第三、業餘生活太單一起初孩子可能是因為模仿同齡人或者是因為課餘生活太過單一,啃手指的行為可以幫助他來消遣打發時間,啃著啃著就發展成無意識自動化的行為習慣了。
那針對這些成因,下面提供一些普遍性的方法來緩解孩子的行為。
不指責打罵懲罰,避免強化行為原本孩子只是好玩模仿,而大人一看到孩子的這種行為就馬上就大聲喝斥責罵,甚至在孩子手上塗辣椒之類的刺激物。這種帶有懲罰的方式,反而可能再次強化孩子反覆嘗試的意識。
如果孩子只是剛剛開始啃手指,那家長可以觀察一下頻率,只是偶爾幾次好玩的話那可以忽略不計。如果次數比較多,家長可以在孩子咬手指的同時什麼都不說,用行動去阻斷他當下的這個行為即可,比如幫他把手指拿開,給他遞一些好玩的玩具轉移他的注意力。
增強孩子的自我覺察意識如果孩子大一點了,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聊一聊吃手指的危害,比如肚子裡有蛔蟲、手指會變形、牙齒會變形等這樣的危害。然後請孩子自己記錄下,每一次當他想要咬指甲都是因為什麼樣的場景和環境會做這個動作,這可以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焦慮來源,慢慢做到逐步的控制。
增加課餘活動,豐富手部動作豐富孩子的業餘生活和手部活動。比如多增加些戶外的體育運動,打球游泳等等。在家則可以創造一些活動讓孩子的手指有事可幹,例如玩橡皮泥、彈彈樂器、動手畫畫、玩沙子等等以此滿足孩子的各種手部的觸覺,減少他的手接觸嘴巴的機會。
-
3 # 愛拍照的迷谷
當“啃手指”變成寶寶的習慣性動作,寶媽也會隨之抓狂。如果寶寶處於嬰兒階段,“啃手指”是很正常的現象,這是寶寶用嘴巴探索世界的開始,無論什麼東西拿在手裡,都會放嘴巴里嘗一嘗,自己的手指是最方便的探索物件。
寶寶長到1歲時,倘若還會頻繁地啃手指,便不再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需求,更多的是寶寶的心理安慰需要。寶寶透過吮吸手指,可以自我安撫,達到放鬆的目的。還有一些寶寶會以其他方式來進行自我安撫,比如睡覺時必須抱一個自己熟悉的洋娃娃,或者一條小毛毯,這樣才能睡得踏實。
大多數寶寶在三歲以後,都會自然而然地放棄啃手指的習慣。但如果你家寶寶三歲以後還在樂此不疲的啃手指,家長需要注意了,啃手指的習慣弊大於利。
影響顏值
寶寶長牙後吸吮手指時,手指會頂在上牙內側和口腔上部,在吸吮的力度之下,會透過手指由內向外推上牙,從而造成門牙向外凸,或上頜牙弓由正常的“U”型變為“V”型。這種牙齒排列的變形,會對咬合、咀嚼造成一定的困難,同時也使上部牙齒遭受撞擊的危險增加。更重要的是,還影響寶寶的顏值。
手指受傷
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指,將會影響到手指骨骼的正常發育,有可能出現手指彎曲畸形。長了牙的寶寶如果還繼續經常吃手指,容易造成手指脫皮、腫脹等外傷,嚴重時甚至引發感染。
細菌入侵
寶寶手指上存有細菌,吃手指時免不了把這些“壞傢伙”一併吃了進去。如果這個時候正趕上寶寶的免疫力不足,就有可能發生腸胃感染或者其他病症。
影響心理健康
如果寶寶形成了啃手指的壞習慣,不僅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也容易產生緊張、焦慮、自卑、抑鬱等不良情緒情感,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
如何糾正“啃手指”
①給小嘴找個依靠。當寶寶吃手時,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塊磨牙餅乾,讓他的小嘴啃啃,或者選用消毒過的安慰奶嘴或磨牙棒替換一下小手。
②學會轉移注意力。發現寶寶啃手指時應該讓其把手放下,然後鼓勵寶寶出去玩耍或者看看電視劇,這樣既可以轉移其注意力,也可以陪寶寶一起玩動手的小遊戲來分散吃手的壞習慣。
如果寶寶到了5歲還改不了吃手的習慣,家長就要考慮寶寶是否缺乏安全感。但相比於以上糾正辦法,家長的耐心引導與長久陪伴更重要。
回覆列表
三歲以前的嬰幼兒喜歡啃手指都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是三歲以上的孩子,原因有很多種 :
1、可能是缺少微量元素,需要帶孩子去檢查下,及裡補充;
2、可能是父母對孩子的衛生和健康關心不夠,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經常剪指甲;
3、學習壓力大,孩子心理負擔重,會不自覺的咬手來分散精神或減壓。
對於孩子喜歡啃手指的習慣,家長不要呵斥孩子,引導孩子改正不康習慣,多關注孩子的內心需求,多關愛孩子,也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平時多鼓勵孩子與同伴玩,讓孩子在這些快樂的活動中忘記不良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