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滬上新醫學腫瘤專家

    肺胃疾病最常用,制生半夏各不同

    化痰和胃常用制,散結止痛宜用生。

    半夏,辛溫,有小毒。常分為生半夏和制半夏兩種:

      生半夏: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用時搗碎,有毒,多外用,以化痰散結,消腫止痛為主,常用於各種癌症疼痛,尤其用於消化道腫瘤。

      制半夏常分為:

    清半夏:白礬浸泡或煮或醃製.消除了辛辣刺喉的副作用,降低了毒性,以燥溼化痰為主.類圓形或腎形厚片,直徑6~18mm,表面乳白色,周邊黃棕色,中間隱現黃白色筋脈點,氣微辣澀。

      姜半夏:姜礬煮或醃製或蒸制,或姜炒.溫中化痰,降逆止嘔為主.形如清半夏,薄片,表面有光澤,透明,片面灰黃色或淡黃色,角質樣,質脆。微有辣味,微具生薑氣味。

      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溼痰為主,同時具有調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內外皆呈黃色或淡黃白色,粉性足夏,內外皆呈黃色或淡黃白色,粉性足,質鬆脆,氣微,味淡。

      竹瀝半夏:半夏或法半夏,竹瀝拌透陰乾.溫燥大減,適於胃熱嘔吐,肺熱痰黃稠粘,痰熱內閉導致的中風不語。

      半夏曲:生半夏浸泡曬乾研粉,薑汁,麵粉調勻,發酵製成。功效:化溼健脾,消食止瀉。

     

  • 2 # 王紅旗42

    去腸胃之溼半夏最宜,去皮裡膜外之溼白介子佳,去面板之溼麻黃可取。選對藥物於療疾事半功倍。

    生半夏有些小毒,制半夏相對來說是安全了,可是制半夏治病的效果遠遠低於生半夏。巜傷寒論》中各方多用生半夏,治病就能一劑知,二劑矣。半夏與等量的生薑大棗甘草配伍一般沒有毒副作用了。李可大師就說半夏有人用清水泡半月,再用白礬猛煮,如法將息幾同藥渣,藥效了無!

    藥物有點毒性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運用。純淨水一點毒性沒有,但是你飲用過多照樣能引起水中毒。

  • 3 # 聰明貝弗利6L

    生半夏作用類似藥理駿猛,不易生用,有毒性,多外用。

    熟半夏緩和藥性,消除副作用,以燥溼化痰,祛溼痰,痰熱內結,風痰嘔逆,溫中化痰,健脾和胃等。

  • 4 # 師承中醫

    半夏為天南星半夏屬半夏的植物塊莖,味辛性溫,有毒。具有燥溼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的功效。臨床使用半夏為旱半夏,而不是毒性更大的梨頭尖屬的水半夏,必須區分開。旱半夏根據炮製方法不同,臨床使用有生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清半夏,仙半夏,鹽半夏之分。毒性以生半夏,洗半夏,姜半夏,仙半夏,蒸半夏,清半夏的次序依次降低。生半夏因含有草酸鈣而導致咽喉刺激而失音的毒副作用,半夏毒性成分難溶於水,短時間浸泡不能去其毒性,但經過煎煮後則無毒。礬制半夏即清半夏,是用白帆加工炮製而成,無毒性,燥溼祛痰功效較強,但降逆止嘔和消痞散結作用降低,宜用於體弱多痰,寒溼較輕者。生半夏一般多在仲景方中使用較多,但要“湯洗涎盡”為宜。姜半夏為生薑白礬煮透晾乾,毒性已減,性偏溫燥,適用脾虛痰涎壅盛嘔吐或寒痰咳逆。法半夏為白礬,甘草,石灰共制而成,毒性低,化痰力強,並有調和脾胃之功。仙半夏為甘草,五味子等十多種中藥浸泡而成,理氣化痰功效顯著。鹽半夏為青鹽浸拌晾乾而成,清熱化痰作用強,多用瘰癧痰核,梅核氣等。

  • 5 # 醫行天下772

    半夏使用當遵仲聖傷寒雜病論用生半夏。否則如李可大師所言以成藥渣。祛病邪用毒藥此內經及本經明言,及衰六七即可。被有關條例規死了。再不可用制半夏了,毫無效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是誰發現了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