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七八年之前,我孃親獨居老家,在老院子裡養了三隻羊,它們的名字分別叫做大母子、二母子和,對,小母子,不大雅觀是吧?可是全村的人都是這樣叫的。都說羊性情溫順,從人類的角度看都是四隻蹄子著地,只是顏色不同罷了,可是羊有羊的世界,羊有羊的脾氣個性,三隻母子各有性格,各不相同:老大性情穩重,不驕不躁;老二活潑調皮,各種搗蛋;老三呢,就像有很多孩子的家庭裡的老小,就是小跟班,老大往哪領,她就往哪跑。 很多人總結說,大家庭裡的孩子,一般老大都很穩重靠譜,因為有幫助父母撫養弟妹的義務,肩上的擔子一般比較重;老小則很輕鬆愉快,沒有養家的義務,爹孃哥哥姐姐還疼小的;而老二夾在中間很尷尬,既不像老大那樣被賦予重任,又不像老小那樣被各種疼愛,可是,很多事實證明,一個家庭的中興,一般是老二帶領實現的,因為他們兼具穩重與靈活。好吧,我想說的是,俺家的三隻羊也是這樣,幾年過去,還是老二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它通體深色,膘肥體健可是行動靈敏,喜吃“賤草”,就是正兒八經給它打來的草挑啊剔啊的,不肯吃飽跑哪睡覺涼快去,而是專揀旮旮旯旯裡的不知名的草啃。我家院子裡有一顆小棗樹,彼時它已有幾個月身孕,挺著肚子,行動不便,可是想吃棗樹葉,腫辦?鄙人就此生唯一一次見識到了直立行走的羊,這熊孩子,站起來真真有一人多高,兩隻蹄子努力撐著笨重的上半身,伸長脖子去夠葉子,可是葉子是動的,並不如地上長的小草一樣,安安靜靜的等待你的到來,所以需要不斷調整步伐,好不容易吃到兩口,趕緊把前兩隻蹄子放下來歇歇,一面嘴裡還不停嚼啊嚼的,果真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那麼好吃麼,葉子再好吃有大棗好吃麼?挺恁大的肚子,這樣做真的好麼? 後來開始生產,我娘接生的,叫的那叫一個悽慘啊,都沒有它叫的響,大半夜的,俺娘就那麼伺候著,後來努力用勁啊,終於,一隻小小的小羊出來了,我娘趕緊給擦乾淨,老二也各種添(就是這樣的,牛啊羊啊,都是牛媽媽和羊媽媽把羊水添乾淨的)。然後小羊慢慢的努力站起來,其具體情境請參考志玲姐的“萌萌,站起來”,差不多的。好的,第一隻出來了,我娘耐心等待第二隻、第三隻,可是為什麼恁久過去了,還遲遲不見它們的影子?到了天亮,我娘終於認命的接受了:這熊孩子,真的只生了一隻!這真的很稀罕好吧?食草動物都是很能生的好吧,比如兔子、老鼠,都是一窩十幾只的,再不濟,兩三隻總還是有的吧?可是事實證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這麼一隻寶貝蛋,奶水吃個夠,也沒其他羊給它搶,一天一個樣,像被吹的氣球,又像發好面的饅頭,急劇生長,長勢喜人! 再後來,小羊慢慢長大,有時我坐在院子裡,它會跑到跟前,然後我抓住它的兩隻小角,它會輕輕的扭頭掙扎,但並不會跑開,我娘說,它長角角頭上癢癢,可是頭上是毛、角是硬角質,又不知該往哪裡下手給它抓。 再後來,老房子翻新,家裡忙的不可開交,沒人給打草,無奈之下,悉數賣了,我還和收羊的人吵了一頓。 再再後來,我來到一座遍街都是羊湯館的小城市,這裡的人瘋狂的喜歡著喝羊肉湯,習慣還是現殺現賣。在羊湯館外經常見拴著兩三隻小羊,睜著驚恐的大眼睛,細細的咩咩叫,一有人近就瘋狂的躲閃,我總是低下頭,趕緊走過。再過兩天,又是不同的兩三隻小羊,一樣的細細的咩咩聲。
那是七八年之前,我孃親獨居老家,在老院子裡養了三隻羊,它們的名字分別叫做大母子、二母子和,對,小母子,不大雅觀是吧?可是全村的人都是這樣叫的。都說羊性情溫順,從人類的角度看都是四隻蹄子著地,只是顏色不同罷了,可是羊有羊的世界,羊有羊的脾氣個性,三隻母子各有性格,各不相同:老大性情穩重,不驕不躁;老二活潑調皮,各種搗蛋;老三呢,就像有很多孩子的家庭裡的老小,就是小跟班,老大往哪領,她就往哪跑。 很多人總結說,大家庭裡的孩子,一般老大都很穩重靠譜,因為有幫助父母撫養弟妹的義務,肩上的擔子一般比較重;老小則很輕鬆愉快,沒有養家的義務,爹孃哥哥姐姐還疼小的;而老二夾在中間很尷尬,既不像老大那樣被賦予重任,又不像老小那樣被各種疼愛,可是,很多事實證明,一個家庭的中興,一般是老二帶領實現的,因為他們兼具穩重與靈活。好吧,我想說的是,俺家的三隻羊也是這樣,幾年過去,還是老二給我的印象最深刻: 它通體深色,膘肥體健可是行動靈敏,喜吃“賤草”,就是正兒八經給它打來的草挑啊剔啊的,不肯吃飽跑哪睡覺涼快去,而是專揀旮旮旯旯裡的不知名的草啃。我家院子裡有一顆小棗樹,彼時它已有幾個月身孕,挺著肚子,行動不便,可是想吃棗樹葉,腫辦?鄙人就此生唯一一次見識到了直立行走的羊,這熊孩子,站起來真真有一人多高,兩隻蹄子努力撐著笨重的上半身,伸長脖子去夠葉子,可是葉子是動的,並不如地上長的小草一樣,安安靜靜的等待你的到來,所以需要不斷調整步伐,好不容易吃到兩口,趕緊把前兩隻蹄子放下來歇歇,一面嘴裡還不停嚼啊嚼的,果真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有那麼好吃麼,葉子再好吃有大棗好吃麼?挺恁大的肚子,這樣做真的好麼? 後來開始生產,我娘接生的,叫的那叫一個悽慘啊,都沒有它叫的響,大半夜的,俺娘就那麼伺候著,後來努力用勁啊,終於,一隻小小的小羊出來了,我娘趕緊給擦乾淨,老二也各種添(就是這樣的,牛啊羊啊,都是牛媽媽和羊媽媽把羊水添乾淨的)。然後小羊慢慢的努力站起來,其具體情境請參考志玲姐的“萌萌,站起來”,差不多的。好的,第一隻出來了,我娘耐心等待第二隻、第三隻,可是為什麼恁久過去了,還遲遲不見它們的影子?到了天亮,我娘終於認命的接受了:這熊孩子,真的只生了一隻!這真的很稀罕好吧?食草動物都是很能生的好吧,比如兔子、老鼠,都是一窩十幾只的,再不濟,兩三隻總還是有的吧?可是事實證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這麼一隻寶貝蛋,奶水吃個夠,也沒其他羊給它搶,一天一個樣,像被吹的氣球,又像發好面的饅頭,急劇生長,長勢喜人! 再後來,小羊慢慢長大,有時我坐在院子裡,它會跑到跟前,然後我抓住它的兩隻小角,它會輕輕的扭頭掙扎,但並不會跑開,我娘說,它長角角頭上癢癢,可是頭上是毛、角是硬角質,又不知該往哪裡下手給它抓。 再後來,老房子翻新,家裡忙的不可開交,沒人給打草,無奈之下,悉數賣了,我還和收羊的人吵了一頓。 再再後來,我來到一座遍街都是羊湯館的小城市,這裡的人瘋狂的喜歡著喝羊肉湯,習慣還是現殺現賣。在羊湯館外經常見拴著兩三隻小羊,睜著驚恐的大眼睛,細細的咩咩叫,一有人近就瘋狂的躲閃,我總是低下頭,趕緊走過。再過兩天,又是不同的兩三隻小羊,一樣的細細的咩咩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