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小佳的慧慧

    蘿蔔葉又名萊菔葉 (《唐本草》)   【異名】蘿蔔杆(《滇南本草》),萊菔菜(《本草從新)》,蘿蔔纓(《本草再新》),萊菔甲(《現代實用中藥》),蘿蔔甲(《江蘇植藥志》)。  【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萊菔的根出葉。植物形態蘿蔔條。  【採集】冬季或早春採收。風乾或曬乾,現代冷凍乾燥技術營養保持最好。  【藥材】乾燥根出葉具有旋卷、多皺紋的長葉柄,羽狀裂片捲曲收縮,通常彎曲成團狀,黃綠色;質地乾脆,易破碎,有香氣。以乾燥、質輕、綠色、有香氣而不黴蛀的為佳;黃綠色為老化葉,不宜食用。  【性味】辛苦,平。  ①《滇南本草》:性溫,味甘。  ②《本草從新》:辛苦,溫。  ③《飲片新參》:鹹,平。  【歸經】   ①《滇南本草》:入脾、胃二經。  ②《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經。  【化學成份】葉含葉黃素(phytoxanthin),揮發油,油中含α、β-已烯醛(α、β-hexenal)及β、γ-已烯醇(β、γ-hexenol)  【功用主治-萊菔葉的功效】具有消食,理氣,化痰,止咳,清肺利咽,散瘀消腫的功效。主治食積氣滯,脘腹痞滿,吐酸,呃逆,洩瀉,痢疾,咽喉腫痛,咳痰,音啞,婦女乳房腫痛,乳汁不通,外治損傷瘀腫等症。  ①《本草綱目》:萊菔,根、葉同功,生食升氣,熟食降氣。【食療作用】  1. 治嘔吐:白蘿蔔葉100克。將白蘿蔔葉搗爛取汁,用開水送服。可治傷寒或傷食引起的嘔吐。  2. 治腹脹、胃痛:幹蘿蔔葉20~30克。幹蘿蔔葉切碎代茶葉,以沸水適量沖泡,加蓋悶15分鐘,代茶頻飲。也可加焦山楂30克,同煮替茶飲用。消導下氣,開胃止瀉。主治傷食積滯引起的胸隔痛滿、打呃、嘔吐酸水、洩瀉等症。本品為消導下氣之品,氣虛血弱者忌用或少服。  3. 治男女痔瘡、肛門瘙癢、陰部溼疹:食醋1500克,幹蘿蔔纓150克。將食醋和幹蘿蔔纓放入鍋中煮沸(下次再用時加熱至70℃即可),將醋和蘿蔔纓倒入搪瓷盆,稍冷卻後,病人即可蹲在盆上進行燻蒸清洗。第二天用原醋和原蘿蔔纓重新加熱燻蒸。每天睡前燻蒸1次,4-5天更換1次醋和蘿蔔纓。  4. 治痢疾:紅皮蘿蔔纓(就是種子撒下去時,長出來的嫩葉,連根拔起,根部已經長出蘿蔔的不要),洗淨置瓷碗中搗爛,用紗布包起菜渣擠出菜汁,喝汁去渣,療效很好,特別是久治難愈的痢疾、習慣性腹瀉、慢性腸道炎,喝幾次就見效;再加鮮馬齒莧同煎,則效果更佳。  5.治咳嗽:生薑性味辛、微溫,發散風寒,溫中止嘔。二物相配,取汁為飲,對於痰阻嘔咳,不僅可止,而且還有化痰之功。  6.治痛風:現代研究表明,紅蘿蔔纓子所含維生素K的含量更是遠遠高於其它食物,所以說紅蘿蔔纓子是人體攝取天然維生素K的最佳食品,這種維生素能抗尿酸鹽結晶,有效防止骨頭粗大。  【宜食人群】  1. 膽結石、泌尿系統結石、尿酸鹽結晶(痛風石)者宜食;  2. 鈣、維生素C缺乏徵狀之人宜食;高血壓、高脂血、動脈硬化者及癌症病人宜食;  3. 痤瘡、脂溢性皮炎、脂溢性脫髮之人宜食;  4. 胃酸、胃脹、腸炎腹瀉、急慢性痢疾、便秘患者宜食;  5. 各種感冒、流感、免疫力低下者宜食;  6. 急慢性氣管炎、矽肺之咳嗽多痰者宜食;  7. 乳房結塊、乳房腫痛、乳汁不通、經少、閉經者宜食。  【食用禁忌】  不可與人參、地黃、 首烏等共同進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治療預防烏龜腸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