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魯阿魯阿魯阿

    一、創作背景

    1959年,為慶祝新中國建立十週年,北京新建的人民大會堂,需要一幅大型的國畫,決定由傅抱石和關山月來完成。國務院批准了郭沫若與吳晗的建議:以毛澤東作的“沁園春”(詠雪)的詞意為題材,主題是“江山如此多嬌”。

    陳毅提出:“必須體現江山之嬌,圖中可見長城內外、大河上下、白雪皚皚的西北高原,鬱鬱蔥蔥的江南大地,還要見東海。地理包括東南西北,季節變化有春夏秋冬,充分地體現多’的磅礴氣勢。”而關於畫中“須晴日” 的表現,

    郭沫若認為:“須晴日那是解放前寫的,如今已解放十年了,還不出太陽?我想應在畫上出現大海波濤滾滾,升起一輪紅日。”兩人茅塞頓開,忙著動起筆來,三個多月後,完成初稿。周恩來審定時,提出畫幅應加大尺寸,太陽需放大數倍。

    傅抱石與關山月當即剪了幾個太陽模樣,試看以後,最後選中一個最大的。後由毛澤東手書“江山如此多嬌”六個大字於其上,懸掛於人民大會堂。

    二、作者簡介:

    《江山如此多嬌》是中國當代畫家傅抱石和關山月於1959年合作創作的巨幅設色山水畫。

    1、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1965年9月29日),“新山水畫”代表畫家 ,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現代畫家。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執教於中央大學。1949年後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

    2、關山月(1912.10.25——2000.07.03),原名關澤霈,1912年生於廣東陽江。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代表人物。曾拜師“嶺南畫派”奠基人高劍父。

    1948年任廣州市藝專教授。1958年後,歷任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院長,廣東藝術學校校長,廣東畫院院長等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常務理事,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三、作品意境:

    古老的長城,奔騰的黃河,蜿蜓的長江,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峰,所有的這些都躍然於畫上。其中萬里長城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象徵,冉冉旭日展示了新中國燦爛的前程,畫中似乎描繪了泰山、衡山、華山、恆山、嵩山,但仔細看,又不完全像五嶽,這些都象徵祖國江山的雄壯遼闊。

    擴充套件資料:

    《江山如此多嬌》於1959年7月至9月,歷時約兩個月完成,作品完成時高5.5米,寬7米,後在周恩來總理的指導下,該幅作品又擴大到了高6.5米,寬9米。之後該幅作品一直懸掛於人民大會堂迎賓廳。

    歷經三十多年後,由於歲月滄桑,《江山如此多嬌》原作的畫面發黃變舊,因漏雨,也造成畫面區域性損傷,且由於人民大會堂內氣流的影響,原作多處出現了裂口。鑑於此,全華人大常委會的領導作出決定,臨摹複製一幅《江山如此多嬌》供懸掛使用。

    人民大會堂領導經過反覆比較,決定由榮寶齋接手臨摹。臨摹結束後,別請了在北京的山水畫家何海霞和白雪石審定臨摹質量。兩位畫家感覺臨摹品能夠忠實於原作,較準確地表現了原作的基本精神面貌。

    有關方面把相關情況和兩位的意見彙報給中央有關領導,中央有關領導認為可以代替原作。隨即由榮寶齋裱畫專家精心進行裝裱。裝裱以後,在人民大會堂懸掛原作處搭好架子,把臨摹品先捲起來,自上而下,粘一部分,展開一部分,一點兒一點兒直到全部展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拉手》 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