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天體執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發奮圖強而不停息。男兒立身須自強。 唐·李頎《緩歌行》男子漢做人應當發奮圖強。君子之道,始於自強不息。 宋·王安石《易家論解》君子做人的原則,首先是自己發奮圖強而不停息。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唐·劉禹錫《問大鈞賦》體:根本。生無所息。 《列子·天端》活著,就要自強不息。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宋·佚名《名賢集》將相併不是生下來就已註定了的,有志的男子漢應當自強不息。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 三國·魏·阮籍《詠懷》幾何時:有多少時日。慷慨:意氣激昂。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多自強。 唐·李鹹用《送人》難甘事:本指艱難和甜密的事,實指艱難的事。勉勵男兒要發奮自強。自強為天下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 清·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天下之健:國傢俱有活力的體現。大君之道:成就王業之所在。世上英雄本無主。 唐·李賀《浩歌》本無主:本來就沒有限定是誰人。凌霜不肯讓松柏,作宇宙由來稱棟樑。 唐·史俊《題巴州光福寺楠木》作宇:建築樓房。比喻氣節剛毅不畏強暴,抱負不凡要作棟樑之才。傳名於不朽,在事業,不在子孫。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一個人流傳下不朽聲名,在於建立事業,不在於子孫後代怎樣。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荀子·天論》君子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老天沒有僥倖的想法,所以天天進步。博聞強息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禮記·曲禮上》知識廣博,自強不息而謙讓,重視做好事而不懈怠,這就稱做君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闕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拘:囚禁。厄:遭受厄運。放逐:被流放。闕:和。臏腳:古代削去髕骨的酷弄。臏:同髕。遷:貶謫。意謂聖賢的偉大成就都來自於逆境中的發憤自強。●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肩負重大的責任,並要經過長期的奮鬥過程。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 《莊子·庚桑楚》厭:嫌惡。高:高空、高山。深:深水。常用以喻人應立志遠大追求高深。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盡心上》九軔:同“仞”,古以七或八尺為一仞,此極言深。君看構大廈,何曾一日成。 唐·聶夷中《客和追嘆後時者作詩勉之》請你看看建築一座大廈,哪會有一天就建成的。●能周小事,然後能成大事;能積小物,然後能成大物。 《關尹子·九藥篇》周:周密。積:積累。意即不忽視小事小物,要持之以恆,然後成大事大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跬步:半步。大立:建立大事業。一個人沒有寬宏度量,只有謹小慎微,是不可能幹一番大事業的。●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荀子·修身》跬步:半步。跛鱉:腿有毛病的鱉。輟:停。丘山崇成:小丘陵變成高嶺。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 《晉書·虞溥傳》勺水積起來可成江河,微塵積起來可成峻嶺。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唐·劉禹錫《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公神道》山積累起來便崇高,水積累起來便流長。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天積累一文錢,千日便是一千錢;麻繩堅持鋸木可以斷木,水滴長久可以滴穿石頭。●天下事當於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清·曾國藩《致吳竹如》國家大事應當從全域性考慮,從小處下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乾象》天體執行強健有力,君子應該發奮圖強而不停息。男兒立身須自強。 唐·李頎《緩歌行》男子漢做人應當發奮圖強。君子之道,始於自強不息。 宋·王安石《易家論解》君子做人的原則,首先是自己發奮圖強而不停息。以不息為體,以日新為道。 唐·劉禹錫《問大鈞賦》體:根本。生無所息。 《列子·天端》活著,就要自強不息。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 宋·佚名《名賢集》將相併不是生下來就已註定了的,有志的男子漢應當自強不息。生命幾何時?慷慨各努力。 三國·魏·阮籍《詠懷》幾何時:有多少時日。慷慨:意氣激昂。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多自強。 唐·李鹹用《送人》難甘事:本指艱難和甜密的事,實指艱難的事。勉勵男兒要發奮自強。自強為天下之健,志剛為大君之道。 清·康有為《上清帝第二書》天下之健:國傢俱有活力的體現。大君之道:成就王業之所在。世上英雄本無主。 唐·李賀《浩歌》本無主:本來就沒有限定是誰人。凌霜不肯讓松柏,作宇宙由來稱棟樑。 唐·史俊《題巴州光福寺楠木》作宇:建築樓房。比喻氣節剛毅不畏強暴,抱負不凡要作棟樑之才。傳名於不朽,在事業,不在子孫。 清·史襄哉《中華諺海》一個人流傳下不朽聲名,在於建立事業,不在於子孫後代怎樣。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 《荀子·天論》君子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對老天沒有僥倖的想法,所以天天進步。博聞強息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禮記·曲禮上》知識廣博,自強不息而謙讓,重視做好事而不懈怠,這就稱做君子。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闕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 漢·司馬遷《報任安書》拘:囚禁。厄:遭受厄運。放逐:被流放。闕:和。臏腳:古代削去髕骨的酷弄。臏:同髕。遷:貶謫。意謂聖賢的偉大成就都來自於逆境中的發憤自強。●任重而道遠。 《論語·泰伯》肩負重大的責任,並要經過長期的奮鬥過程。鳥獸不厭高,魚鱉不厭深。 《莊子·庚桑楚》厭:嫌惡。高:高空、高山。深:深水。常用以喻人應立志遠大追求高深。有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軔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 《孟子·盡心上》九軔:同“仞”,古以七或八尺為一仞,此極言深。君看構大廈,何曾一日成。 唐·聶夷中《客和追嘆後時者作詩勉之》請你看看建築一座大廈,哪會有一天就建成的。●能周小事,然後能成大事;能積小物,然後能成大物。 《關尹子·九藥篇》周:周密。積:積累。意即不忽視小事小物,要持之以恆,然後成大事大物。●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跬步:半步。大立:建立大事業。一個人沒有寬宏度量,只有謹小慎微,是不可能幹一番大事業的。●跬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荀子·修身》跬步:半步。跛鱉:腿有毛病的鱉。輟:停。丘山崇成:小丘陵變成高嶺。積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塵以崇峻極。 《晉書·虞溥傳》勺水積起來可成江河,微塵積起來可成峻嶺。山積而高,澤積而長。 唐·劉禹錫《唐故監察御史贈尚書公神道》山積累起來便崇高,水積累起來便流長。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一天積累一文錢,千日便是一千錢;麻繩堅持鋸木可以斷木,水滴長久可以滴穿石頭。●天下事當於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清·曾國藩《致吳竹如》國家大事應當從全域性考慮,從小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