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工科技

    圖注:阿富汗戰場上美軍直升機散發心理戰宣傳單

    美軍特種作戰體系完善顯現了許多新特點,值得我們借鑑。阿富汗戰爭是美軍運用特種作戰部隊最多、執行任務最廣泛的一次戰爭,我們以此為例分析美軍特種作戰體系。

    首先,作戰準備快。從“9·11”事件發生後的第三天,即2001年9月14日開始,美軍即著手開始對阿戰爭軍事部署,向海灣和阿拉伯海地區調集各種軍事力量,而其中特種作戰準備是非常迅速的。9月16日12時,美軍就在阿富汗周邊地區部署了1500多名特種作戰人員。此後,又先後增調了美軍第352特戰營、第919特種大隊、“綠色貝雷帽”部隊和英國特種空勤部隊。至10月8日空襲戰發起前,美英軍共向作戰地區投送3000多名三軍特種部隊之精銳。為配合後續地面作戰,美特種作戰司令部於10月16日前做好開赴阿富汗地區作戰的準備。

    其次,裝備保障優。美軍特種部隊在作戰中十分注重發揮大量先進裝備的優勢,尤其是資訊化裝備的優勢,保障了作戰行動的需求,成為美軍以優制劣的有力手段。一是資訊化裝備效能先進,為特種作戰提供了可靠的技術支撐。阿富汗戰爭中,美軍特種作戰裝備精良,其先程序度遠遠超過海灣戰爭和科索沃戰爭。如單兵戰鬥裝備主要有鐳射制導武器、能透過濃霧的熱成像槍、手提電腦、夜視鏡和小型全球衛星定位儀(GPS)等。二是實施互動式情報交流,提高了精確打擊效果。雖然美軍在阿富汗上空部署了多顆衛星、多架無人偵察機,但美軍為確保在特種部隊及時準確地引導下,對目標實施精確打擊和進行效果評估,美軍轟炸機通常在目標附近上空待命,隨時接收地面特種部隊傳送的資訊。這些資訊透過美軍戰場通訊網際網路與空中打擊力量獲得的情報進行實時互動式交流,相互補充、印證,大大提高了打擊效果。

    第三,運用戰法活。特種作戰中,美軍特種部隊針對對手由若干個遊動的戰鬥單元組成,行動分散、出沒無常的特點,採取分散部署、“打了就跑”的戰術,將入境的特種部隊按9~12人編為1個特種作戰小組,以空中或地面機動方式,深入塔利班控制的縱深地區,堅持獨立戰鬥,情況允許時就打,打完就走,常在時間差中達成戰鬥目的,表現出“閃擊戰”的特點。在具體實施中,美軍特種部隊還常常利用夜暗,以機降或傘降方式,潛入目標地區,達成行動的突然性,爾後立即撤退。

    第四,作戰協同好。特種作戰中,美軍特種部隊特別強調與其他作戰力量聯合與協同。一是注重與其他軍兵種力量的協同。每次實施空襲作戰時,美軍都要派遣特種部隊隊員秘密潛入目標區,利用先進的偵察器材,為空中力量提供戰場支援,確保空襲作戰的效果。二是注重特種作戰力量間的協同。戰爭期間,美軍陸、海、空軍都派出了隸屬本軍種的精銳特種部隊,作戰中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支援,有效地彌補了各自的不足,創造了較佳的作戰效果。三是注重與國家情報部門的協同。美國中央情報局和聯邦調查局的特工人員長期在阿富汗活動,熟悉當地各種情況。美軍特種部隊在行動中常常與這些特工合作,由他們作內應,共同完成特種作戰任務。四是注重與反塔聯盟力量的協同。美軍每次實施特種作戰行動時,一般都由反塔聯盟部隊實施配合或充當主力。即使特種部隊單獨實施作戰行動,通常也要與反塔聯盟高層事先達成協議,由其派遣少數人員進行情報保障、引導指示、接應後援等支援行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訪談類綜藝節目讓你覺得特別真實,甚至感動到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