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旋律BB

    漢天師張道陵,字輔漢,沛國豐(江蘇省豐縣人),東漢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生於吳地天目山。其為創漢功臣張良(字子房)之八世孫,史書又稱其名為張陵。他七歲時即能誦《道德經》,並能達其要旨。長成後身材高大魁梧,古籍中描繪其形像為: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他生性好學,天文地理,河洛圖緯,皆極其妙;諸子百家,三墳五典,所覽無遺。先為往來吳越之地的一人大儒,從其學者有千餘之眾。

  • 2 # 詹皇658

    張道陵是張良的八世孫。東漢光武帝建武十年(34年)生於臨安於潛鎮南的生仙山(一說為西天目山)。據說生仙山上有一座道觀,稱為生仙宮,又名集真宮、天師宮,為張道陵故宅。據傳,張道陵生得高大魁梧,身高九尺二寸,龐首廣額,朱頂綠睛,高鼻方臉,英氣逼人。

    不僅相異,且是聰明絕頂。到了7歲,就已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尤其精通《道德經》以及河圖洛書等。後來被地方推薦,在明帝永平年間,做了江州縣令。但他雖然身在官場,卻一心鑽研修煉的奧秘。不久,便辭官隱居於天目山。東漢和帝永元年間,張道陵到了洛陽的北邙山煉丹。

    後來,他又到了鄱陽湖,上龍虎山,修煉成了九天神丹,並長期居住於龍虎山,因而龍虎山就成了道教聖地。在這裡他建立了正一道,即天師道。天師道是張道陵創立並由其子孫世襲相傳,以老子為教主,道為最高信仰,符錄齋醮為手段,以追求長生不死和成仙為最高境界的一種宗教組織。

    張道陵開始煉丹修道於龍虎山,於是龍虎山可稱為中國道教第一山。張道陵是中國道教創始人’他是道教祖天師,又稱第一代天師。張道陵在龍虎山用3年時間煉成九天神丹後,已60餘歲,吃了神丹容貌益少,“返老還童”,像30歲左右的人。接著又在龍虎山東北邊的西仙源壁魯洞,得神虎秘文,並建立天師草堂,廣傳弟子,為人治病。

    張道陵在龍虎山煉丹修道講課時間長達3年,這裡有他留下的“煉丹池”“濯鼎池”“習升臺”“天師草堂”等遺址,壁魯洞中的石灶石床石几俱存。葛洪在《神仙傳》中說:“陵初人龍虎山,合丹鬥劑,雖未衝舉,已成地仙。”可見他那時的道學“中國道教發源地”碑功底已經相當娜了。

    爾90年代立於鶴鳴山。張道陵第二次攜弟子經嵩山人巴蜀已過90高齡。為什麼耄耋之年的他還要入蜀,一是“聞蜀人多純厚,易於激化,且多名山”,對創教有利;二是“聞巴蜀疹氣危害人體,百姓為病疫災厄所困”,他要繼續用符、丹為人治病,佐國佑民。入川后,他先居陽平山,後住鶴鳴山,還到了西城山、葛潰山、秦中山、昌利山、湧泉山、真都山、北平山、青城山,足跡遍及巴蜀、陝西等地。

    除遊歷治病救人外,他還精思煉志,著作道書24篇。他收徒設教,建立道教基層組織,規定凡入道者須出信米五斗(漢時一斗等於現在二升,五斗即等於現在一斗),“付天倉”以備饑荒和作“義舍”之用,因此,他創立的道教又叫“五斗米教”。東漢桓帝永壽二年(156年),張道陵123歲,是年九月九日,將諸秘錄、斬邪二劍、玉冊、玉印授長子衡,乃與夫人雍氏登雲臺峰,白日升化。

    自“祖天師正一道”創立以後,時人尊張道陵為人天之師,又稱天師道。宋元以後,三山符錄統歸龍虎山,遂統稱為正一道,以區別金元之際在北方興起的全真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膜敷完後要洗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