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289934270743

    《情人》:從杜拉斯的一生看這次遇見

    《情人》這部電影是根據法國作家瑪格麗特·杜拉斯的自傳小說改編而成,此片因大量情色片段而轟動一時。可杜拉斯本人對影片持否定態度,這樣的《情人》不是杜拉斯記憶裡的羅曼史,其中的複雜性也沒有體現出來。

    杜拉斯是在1984年出版的《情人》這部作品,那時候杜拉斯已經70歲了,在暮年的時候杜拉斯開始回憶這場16歲的遇見。

    我們大概可以從杜拉斯的幾段感情史中去尋找一些杜拉斯的感情觀。

    她愛過與她聯袂創作《法蘭西帝國》的菲利普·羅克。

    她在與昂泰爾姆結婚後,遇見了一個出版社的審稿員,她促使三人形成三角戀關係。

    她在65歲的時候,與一個年輕的哲學系學生,同時也是同性戀的揚·安德烈亞發生了愛情。

    人終會為少年不可得之物困擾一生。

    此後重新開始的還是同一個故事,她這輩子只知道這個故事,無法饒恕,不可避免,像悲劇一樣灼人心痛。

    16歲時後知後覺的愛情,和影片結尾時的崩潰大哭,只是一生痛苦的徵兆。一次錯過之後,杜拉斯為後面的愛情建構了一個神話,情人們永遠都在,他們次第出現在她人生的不同階段,成就了可怕又崇高的愛情。

    那麼在16歲時,杜拉斯為何在離開之前不敢確認這份愛情?

    從杜拉斯的經歷看,這與她童年時期情感的匱乏有關。

    杜拉斯的父親是從法國來到越南支教的,其本身是法國白人社會貴族階級,在越南與出身貧寒的杜拉斯母親組成新的家庭(父親是二婚),然後有了大哥,小哥哥和杜拉斯兄妹三人。

    杜拉斯自小與父親感情淡薄,在她7歲是,父親就病故,她沒有服喪,也不曾悲痛。關於父親,她後來曾說過,她“不認識他”。

    而母親溺愛大哥,對小哥哥和杜拉斯的關心很少,她也曾設法索取,但並未得到滿足。她和母親之間存在著沒有出路的愛。

    大哥胡作非為,是個惡魔,經常欺負她和小哥哥。

    杜拉斯的生命裡,便只剩下了小哥哥。她與小哥哥有種無法言說的親密,小哥哥是她最親近的人,可是小哥哥過於軟弱,無法真正保護她。

    愛的缺席令杜拉斯從小內心就深藏著拒絕,隱藏著痛苦。

    在遇見中國情人的時候,她的接近也是出於好奇和物質慾望,她沒有想到自己會被用心對待,又或者說她並不認為自己值得擁有這般深情。

    當中國情人以熱烈的目光凝視她,以顫抖的手觸碰她,用全部的溫柔善待她時,她沒能辨別出來這就是愛。

    當輪船駛入海。有一晚,輪船橫渡印度洋時,她在甲板上,突然飄來華爾茲舞曲。那晚海面平靜無風,音樂聲突然響遍四周。她開始痛哭,因為那音樂聲讓她想起堤岸的人,她的中國情人。

    這一刻,她深知自己深愛著他,一份她從來不曾承認的愛情,那段曾經流失的愛情。這段情終被她重新發現,在大海上,音樂飄揚的時候被發現。

    可是一切都為時已晚,這注定是一次無法補救的別離。

    後來,她說,“十八歲,我就開始老去”。十八歲,不就是遇見中國情人之後,青春正要綻放,靈魂卻已枯萎。

    杜拉斯說,“美好且值得為之流淚的是愛情。”可傾其一生,杜拉斯都無法在愛情中獲得幸福與平和。

    她用盡全力,近乎癲狂,也不過是像用手握住16歲那場流沙。終是徒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圍棋的基本走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