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國賓1

    30年前農民交公糧,一畝地交100多斤,家家都少不了

    在北方小麥主產區,人們馬上就將迎來小麥收割。而在湖北、河南南部等地的農村,已經開始了割麥,收割機割完就會一路北上,追著麥子成熟的節奏,從南往北一路走一路割。

    而我的老家在河南中部,正處在小麥的高產區。老家村裡人種的麥子,一直以來都是比較高產的,在以往就能達到畝產六七百、七八百斤,到了現在,隨著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及灌溉的普及,小麥畝產一年比一年高,一般的也在1000斤左右。

    現在老家的小麥也馬上就要收割了,村裡的人們,在麥收之前並不算忙碌。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聊天時,說起現在的麥子,都紛紛感謝國家的政策好。這是為啥呢?

    原來,在他們年輕時,農民種麥子,產量不如現在高,並且還必須得交農業稅,也就是一般農民說的交公糧。而現在,不僅取消了農業稅,農民種地還發補貼,所以他們都很感激。

    說起交公糧,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會比較陌生,因為很多人都沒有經歷過。我是80後,小時候曾經多次跟隨父母一起去交公糧,對此也算比較熟悉。2005年12月,國家正式取消農業稅,也就是說,從2006年開始,農村人第一次不用交公糧了。

    而在此之前,交公糧一直是農民的“必修課”,只要收了麥子,第一件事就是曬乾然後趕快去交公糧。對於遲交、晚交的農民,村幹部都會不斷督促,有時候還會在全村的大喇叭上公開點名批評。

    那些年交公糧的場景,你還記得嗎?筆者找到了一些80年代交公糧的老照片,看看你是否經歷過這樣的場景。

    一般來說,交公糧都是有嚴格的時間要求的。在筆者印象中,往往是全鄉農民,都要集中在3天之內全部交完,並且只有一個交公糧的點,一般是糧食所或者糧站。

    由於時間緊、人多,每次交公糧都像是“打仗”,農民的架子車、拖拉機、牛車、驢車各種車輛,混雜在一起排著隊,往往會把糧食所門前的一條路排滿。

    一到收完麥子,村民就先挑出比較好的、曬乾了的麥子裝好袋,自己先稱下重,算好交多少斤,然後就拉著去交。

    由於人多,一般都是大早上去,等到下午甚至傍晚了才能回家。不過這已經不錯了,因為有的農民,由於糧食不達標,還得拉回去重新晾曬,然後再來。

    收公糧的工作人員,都是很嚴格的,一方面要認真稱重,確保農民交的糧足夠數量;另一方面還要不斷檢查糧食質量,比如雜物多少、小麥水分含量等等。工作人員會拿一箇中空的鐵棍,刺入裝麥子的袋裡,然後取出麥子,不僅看,還要嚐嚐,都達標了才合格,否則就絕收,只能拉回去再曬。

    架子車是當時農村最常見的運輸工具,一個成年人用架子車能拉幾百斤、上千斤的麥子。交公糧時,人們用的最多的就是架子車了。

    那時候的農民,可真是為社會做出了不少貢獻啊。家家戶戶種一畝小麥,就要上交100多斤糧食。除了交公糧,還有什麼鄉提留、村提留。並且,他們還參加過不少義務勞動,如挖河道、修水庫等等。

    時間到了現在,當年交過公糧、挖過河的農民,大部分都已經老了。未來他們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養老。雖然說現在國家給農村60歲以上老人發放養老金,但每個月只有十幾塊、幾十塊錢,真的是太少了。

    鑑於他們以往做出的貢獻,很多人就提議給這些農村老人提高養老金,或者發放退休金,來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

    對於這個提議,你贊同嗎?

  • 2 # 夢裡夢醒

    三十年前我還沒有出生,但是我記得在我4歲左右的時候每年要交公糧,爺爺奶奶走得早,我爸就一邊挑著糧食一邊挑著我然後去交糧。回來的時候給我買一個冰糕。可開心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返流性食管炎伴有非萎縮性胃炎伴糜爛,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