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棋股相映
-
2 # 雨下撒哈拉
有的人確實是原著黨,當衍生品出現的時候會找來原著閱讀。我就愛同時看原著和改編作品。
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遊戲,在玩家看來沒有陌生感,影視作品充當了“原著”的角色。這一點不容忽視!
影視作品對於遊戲玩家來說是相當於“原著”的,玩家們早已熟悉了這個故事。從小到大,我們不可避免的會看金庸武俠電視劇,這就相當於給我們瞭解原著提供了平臺。在電視劇的基礎上,再代入到遊戲中去,就已經不會有太多陌生感。
不論是電視劇還是遊戲,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實於原著。電視劇的表現形式和遊戲的表現形式又是不同的,改編都會存在。
但是,對於故事來說,它的框架沒有發生改變。改編的部分,電視劇也好,遊戲也好,這些都無法知曉。只有當我們看了電視劇以後,才有可能發現原著中某些情節刪減了,有些人物也刪減了。又填充了其它情節,又增加了幾個人物。
張藝謀電影《活著》我很早就看過,隔了幾年後,我看了餘華的《活著》原著。電影和原著還是有改動的地方,看過後才會有對比。倘若我不看原著,就不可能發現改變的細節。
遊戲玩家可能不需要了解原著講了什麼,同樣可以很快融入到遊戲場景中。金庸武俠小說的讀者和改編遊戲的玩家可能是兩類人,不一定相互轉化。同樣,我喜歡《西遊記》,但對於改編遊戲沒有絲毫興趣。
《三國演義》被許多人提起,喜歡三國故事的也大多是影視觀眾。原著讀者沒有影視觀眾群體龐大,也很難做到那麼龐大。遊戲玩家本身是對於遊戲感興趣,至於原著,不是直接的興趣。
回到小霸王遊戲機的童年,假如有本小說叫《魂鬥羅》,同時有遊戲魂鬥羅,我更喜歡玩遊戲魂鬥羅,遊戲對於我的吸引力明顯大於小說《魂鬥羅》。
對於原著黨來說,原著和改編作品也會出現不一樣的對待態度。有時候會喜歡改編作品,甚至覺得超出原著。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人上100,形形色色。現代社會的人,心態大都比較浮躁。而作為打遊戲的年輕人,本來就沒有定性。心態上就更加浮躁了,哪有那麼多的心情和時間去讀一下金庸的原著呢?雖然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愛看金庸的作品。但金庸的武俠小說仍然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他影響的是上一代人。但是對現在的年輕人的影響力明顯下降了,因為現在的社會對年輕人的誘惑實在太多了。本來他們就是玩兒個遊戲,哪有那麼多時間去對金庸的原著搞那麼深的認知?另一方面,社會生存壓力大,打個遊戲就是排遣一下時間而已。換句話講,能把我這段話都看完的有耐心的人都非常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