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存希齋書法
-
2 # 華山論壇論劍
面對歲歲重陽今又重陽的節日,做為心未老年以老的我、心裡萬分的高興,因幾千年傳說演變而來的九九重陽、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當今已蔚然成風為老年人的節日;然而這一雙九的重疊從歷史到今天,裡面包含著很多人類發展的經歷、以及難以說盡的故事,從中我們理應把它順理成章為:人民才是創造歷史動力的真正根源;根本不能從傳說中的某一件事、某一個人,來定向為重陽節的由來以及有著一定什麼樣的關係。
就本次問題提出的王重陽、只不過是眾多歷史故事中的一個歷史人物,並與雙九重疊日有過接觸或是經歷罷了;我想歷史傳說中的誤認、和這次提問題的人一樣,是疑惑於“王重陽”這個名字與重陽節的近似貼上而來的;最簡單也是最有力的依據,那就是大家不妨查一下古籍《易經》和王重陽先後誕生的時間便知一二;尤其重陽節興起成型是於春秋戰國時期、普及於西漢、而盛行於唐朝,可王重陽且是宋朝時期的人物,兩廂相差甚遠、足以說明是歷史作者偶意貼上,兩者之間只是故事情節、與雙九重疊日有過經歷上的接觸關係,別無其它任何主要關係!以上是我個人獨自看法予以的回答,在這裡再一次感謝悟空,給予我舊顏換新貌的機會。
-
3 # 找北的燈籠
王重陽當年攜劍登山,以菊花為信物,參與華山論劍 。最終力挫群雄,摘的魁首。在一個開滿茱萸的野草地裡幽會林朝英,二人死後,武林人士將二人合葬在此處。為了紀念這斷武林奇緣,江湖人士在九月九日王重陽的祭辰這日登山賞菊,用來緬懷一代大俠王重陽。少男少女也多於這一日以茱萸為信物用來定情。唐王維有詩曰“遍插茱萸少一人”實則思念兄長,暗則向心儀的女子傳情。
重陽節作為一個傳統節日其實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存在了,那時的人們祈福納祥,把重陽節看成是很重要的節日,那麼為什麼叫做重陽節呢?這裡面也有深厚的文化內涵,因為《易經》裡把“九”定為陽數,九九相重,就是重陽了,這和重慶的取名頗為相似!據資料考證,重陽節興起於遠古時期,成型於春秋戰國,普及於西漢,盛行於唐以後,我們從王偉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一詩中就可以看出了,“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可見,那時的重陽節已經很隆重了,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我們今天的重陽登高就是那時候的延續。
時代在發展,重陽被賦予了更多的意義,1989年,重陽節被定為“敬老節”,提倡全社會愛老,尊老,助老的好風氣。可以說,重陽被注入了新的意義。我們都知道道教的王重陽,那麼,重陽節會不會和他有關係,或者就是他提出來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呢?我個人的看法應該不是,參照我上面的說法,每一個節日的形成,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生活生產發展的需要而形成的,個人的創造的機率很小。所以,重陽節和王重陽沒有關係,我覺得他們只是重名而已!
關於重陽節倒是有幾個傳說,我們來看一下:
第一個說是東漢有個名士叫費長房,能觀天象,這一天他對他的徒弟說:九月九日你家必有災禍,所以你得和我一起等泰山,飲菊花酒,方可免除災禍。這就是重陽登高飲菊花酒的來歷。
第二個就是桓景的故事,傳說一場瘟魔奪走了他母親的生命,他決定為鄉親除害,於是遠走他鄉學習本領,他不畏艱難,終於在一個道士那裡學到了降伏瘟魔的本領,並在九月九日這一天,帶領鄉親們除掉了瘟魔。第三個流傳很廣的傳說就是東漢時期的重陽女的故事了,重陽女本是安帝的女兒,但是她父親受到宮中的迫害,逃離皇宮在重陽店生下了她,取名為重陽女,然而,一場瘟魔奪走了她母親和很多鄉親的生命,於是他決定學習法術,為民除害,很快他就學到了很厲害的法術,在九月九日在一天,瘟魔又來作亂,重陽女帶領鄉親們頭插茱萸,帶著菊花酒,去到高處,就這樣降伏了瘟魔。
以上這幾個傳說都是關於重陽節來歷的,當然了還有很多的傳說,這些傳說在今天看來是不可信的,但是它寄託了古代勞動人民懲惡揚善的心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之情,這和我們今天的觀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