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404187828398

    最有畫面感的一首,我放在最後吧,先說兩首詞: 彩袖殷勤捧玉鍾,當年拚卻醉顏紅。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從別後,憶相逢,幾回魂夢與君同。今宵剩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說的是相思之苦和再見之激動!詞的後半闕從窗外的角度望去,確是中國特有的那份不為外人道也的愛情畫面。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說的是人生成長。三個階段三幅畫面,三種心境,讓人唏噓。

    這兩首詞我都很喜歡,也充滿了畫面感。而最有畫面感的一首,卻是大家都背過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其實很多人以為這首詩就這四句。但這首詩真正壯美的是全詩: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譯文 及時的雨好像知道時節似的,在春天來到的時候就伴著春風在夜晚悄悄地下起來,無聲地滋潤著萬物。 田野小徑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邊漁船上的一點漁火放射出一線光芒,顯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時候,那潮溼的泥土上必定佈滿了紅色的花瓣,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萬紫千紅的景象。

    全詩從一個趕路人的視角觸發,頷聯寫細微之處,彷彿都能看見葉子上的雨滴。頸聯一下子把鏡頭推遠,卻又凸現出鏡頭的焦點:江邊漁船的漁火。尾聯鏡頭突然放亮,百花盛開,充滿了顏色,和前一聯的黑夜漁火形成對比!由小到大,由近及遠,隨時間推移,壯闊的春之美景躍然紙上!

    寫景之中,最有畫面感的詩詞當屬此詩!請杜甫大人收下我的膝蓋!

  • 2 # 使用者1740050079327

    【詩歌全文】《春日》——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擴充套件資料

    1、《春日》創作背景

    這首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是作者春天郊遊時所寫的遊春觀感。而根據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這首詩創作之時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佔,泗水遊春不是實事,而是一種虛擬。作者也從未到過泗水之地,而此詩卻寫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潛心理學,心儀孔聖,嚮往於當年孔子居洙泗之上,於是託意於神遊尋芳。

    2、《春日》鑑賞

    人們一般認為這是一首詠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這裡不做細碎描寫,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貼,而是從極廣大的空間落筆。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

    “無邊光景”所示空間極其廣大,就透露了詩人膜求聖道的本意。“東風”暗喻教化,“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燃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哲理詩而不露說理的痕跡,這是朱熹的高明之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星形細胞瘤二級是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