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然知道

    課本是傳授科學、傳授科學探索過程的知識載體,對於知識結構尚不完整的青少年,傳播傳播超自然現象或未解之謎相關“知識”危害相當大,不利於形成正確的科學態度。

    科學不是結論、不是假說、也不是一個個的理論,而是一種方法,研究的物件是言之有物、一定程度上可以重複實驗或者重複觀察到、再或者可以透過數學等方式歸納總結得出結論,然後在之後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地驗證結論,不斷地對結論進行修正,這樣的過程使得科學具備可證實、可證偽兩方面的屬性,在科學的研究方法中,這是一種自洽的邏輯體系,無論證實或者證偽都可以促進科學的進步,都是可以研究的物件。從小學到高中到大學的學習歷程,其實就是傳授這樣的科學研究過程。

    小學初高中比較重視數學這個研究工具,初高中開始進行自然科學知識的傳授,也就是地理、生物、物理、化學等,到了高中的教材就已經相當完備了。拿初高中生物教材來看,初中從生物種群、群落、個體、分類等開始講解,傳授較為基本的自然知識,順便沾一點進化論的知識;到了高中之後,就從生命的基本構成單元細胞講起,從細胞講到細胞和基因的發現歷程,再到歷史上孟德爾遺傳規律、性狀分離規律,使孩子們瞭解到基因和遺傳的關係,然後再涉及一些現代技術,比如PCR擴增等等。

    初高中這個過程其實是從達爾文進化論產生,到歷史上的驗證過程(孟德爾一系列實驗和後來的觀測技術進步觀測到的細胞、基因),最後是理論在實踐中的驗證(PCR擴增技術、基因編輯),完成了從傳統的達爾文進化論到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歷程。大學課程尤其重要,是學習和應用科學研究手段、具備科學精神的重要環節。

    未解之謎或者超自然現象,很多現象是主觀臆測或者極少數無法重複的目擊事件,甚至是造假的事件,那麼這些事情就是很難重複觀測研究的,得不到確定的或者重複可觀測的結論,而這些現象也無法重現,因此這樣的東西絕大多數都不屬於科學研究的範疇。就拿鬼神之說來說吧,自古以來有各種傳說,近現代也曾有科學家希望研究,但是無從入手,以至於有個醫生搞出了“靈魂21克”那樣啼笑皆非的結論。

    要說觀測物件吧,誰能給我抓個鬼,抓不到鬼,你讓人研究個鬼?要說重複的結論,每個所謂的“目擊者”的口述都不一樣,現象也無法重複,這又讓科學家研究個鬼?科學的研究手段對這些玩意兒無從入手;相對而言未解之謎還好一些,只不過也被那些“未解之謎”系列叢書給拉偏了,其中一些事件已經得到解釋,有一些還沒得到解釋,科學畢竟有侷限性,還有一些完全就是編造的,比如5億年前洞穴中的繪畫。

    (其實是西班牙一處洞穴中的古老壁畫,畫著野牛和人類活動景象,距今不到3萬年)

    青少年、青年不在於知道多少“未知”,而在於知道多少“已知”,牛頓還說自己站在巨人肩膀上,若是沒有足夠的科學知識、沒受到足夠的科學鍛鍊就去研究“未知”,那往往得不出有益的結論,無非是浪費時間。要不怎麼有人調侃,“人類的本質是復讀機”,人類就是不斷地學習總結前人的知識經驗,然後才在已有知識體系中突破、創新。

    建議不要給小孩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現在知識載體形式很多,網路上有不少成名的科普作家,隨便關注一個就能瞭解到很多科學知識以及科學的內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紋身真的可以完全洗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