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白山人5911
-
2 # 平民之宴
使人吃驚的是他,指杜甫,罵貧窮的孩子們為“盜賊”。孩子們拾取了被風颳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虧得詩人大聲制止,喊得“唇焦口燥”。
那些“群童公然抱茅”為的又是哪般呢?大家可知,在古代,窮人們(杜甫後期生活難以為繼,實際上與窮人沒有兩樣)住的房子,沒有磚瓦結構,普遍由茅草作蓋頂,茅草的價值算不上連城,也各家各戶的心血家底。這裡的“抱茅”豈能是孩童的遊戲?
2、其次,我們真正理解詩人寫“抱茅群童”時的心境,就必須知人論世。
公元759年,48歲的杜甫對社會憂憤失望,毅然棄官,舉家輾轉遷徒,顛沛流離,終於到達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求親告友,在成都浣花溪邊蓋起了一間茅屋(杜甫草堂),總算有了個棲身之處。不料到了八月,大風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草堂漏雨如注,無法安居,全家人痛苦不堪。從杜甫的生活處境看,這“茅草”可以說是他們一家人的“保命草”。現在,自己“老無力”,群童“公然抱草入竹去”,自然會引起他的憤慨、感傷。
3、最後,我們再回過頭來,思考一下郭沫若的話。
杜甫已經落魄到連茅草都視為“黃金”的時候,罵孩童的“抱茅”為“盜賊”之率,為什麼不可呢!除非站著說話不腰疼,富人不知窮人的痛。對杜甫來說,這“茅草”關係到一家人的生計,而對群童來說,這茅草可能無關痛癢。其實大家想一想,杜甫先生是真的在罵這幾個孩童是“盜賊”嗎?答案是否定的。你看杜甫先生在敘述群童的這一行為時,只說“抱茅”而不說“搶茅”呢。其實在“呼不得”之後,詩人只是“自嘆息”罷了!
尋求歡樂乃孩童的天性,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嬉戲玩耍便是歡樂的王國,而自己便是這王國的國君。想像一下,杜甫的茅屋被秋風吹散,有的掛在村梢上,有的落在河對面,此間有一群戲耍的孩童,他們好奇於這從天而降之物,覺得好玩,便紛紛搶揀,而杜甫隔江而來的喝止聲,更激發了孩子們的樂趣,抱著茅草匿入竹林之中,他們就是逗老頭,覺得更有趣罷了。
我七八歲中曾經歷過一件事,不妨說說。六六年的暮春,我們一群年令相仿的孩子,在崖邊玩,通向崖上的小路,是一條相當窄的坡道。兩邊取土已挖成懸途。最窄處不足三尺。下邊是生產隊的飼養室,一頭三月大的小牛犢,順著坡道悠閒地啃著道邊的青草,幾個孩子從下面趕牛犢,小牛便向上跑來。我們幾個正要下坡,看見小牛上來,就往下哄,小牛掉頭又往下跑,下邊的孩子一陣喊,嚇得小牛又欲掉頭,.悲劇發生了!小牛正處在最狹窄的地方,腿一踩滑,掉下五六米深的崖下,摔死了。孩子們一看釀成大禍,紛紛作鳥獸散,奔回各家。摔死生產隊的牛犢,是嚴重事件,當晚隊上開會,當事人的家長,被告知賠償,就連我們一群禍事的始作俑者,也無一例外地被叫去對質。在當時的年令下,覺得闖下了彌天大禍,恐慌,沮喪,吞噬了我的心靈。對質的結果,是年令稍大的發娃,和出身地主的智智,承擔主要責任。當晚,智智他爸捱了批鬥,說是教唆兒子搞破壞。其實乖們心裡都清楚,智智是這群禍頭中,走在最後的。
我其所以對此奉印象深,並絮叨地說給大家,是因為透過這次親身經歷,我悟出孩子的行為,無所謂善惡,他們因認知的侷限,心中追求的,唯有歡樂,成人世界的善惡觀念,對於他們是被忽略的。經歷過才知道對錯。也就是那一次經歷,使我養成了恪守公德的良習,聊以自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