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
2 # 使用者4901841896917
“三九”指的是冬至以後第三個9天,大約在1月12日到20日前後。“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基本上從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算起。
冬至一年中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因此這一天地球表面獲得太Sunny照射最少。但是冬至不是氣溫最低的一天,冬至後,儘管太Sunny照射時間增加,但地面熱量支出仍多於收入。所以,地面氣溫接著降低,到了地面受到吸收的太陽輻射能量相同於地面散發的熱量時,天氣才會是最冷的時候。這時大約在一月中下旬(三九),才會說“冷在三九”。因為同樣的原因,夏至的那天是中國許多地區白晝時間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太陽輻射最強的一天。即使夏至以後,中國得到的太陽輻射逐漸減少,然而地面吸收的熱量仍大於放出的熱量,熱量在繼續緩慢上升,到了7月下旬前後,大氣的熱量吸收與放出處於平等的狀態,中國在部分地區氣溫出現最高,所以有“熱在三伏”之說。
“三伏”是從夏至日(陽曆6月21日或22日)後第三庚日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陽曆8月7日或8日)後第一庚日為三伏,有十天。這樣,三伏就有固定的日期了。按照這種規定,可以算出伏天在陽曆的7月中旬至8月中旬。“三九”是指冬至後的第三個“九天”,即冬至後的第十九天到第二十七天。中國陰曆有“九九”的說法,用來計算時令。計算的方法是從冬天的冬至曰算起(從冬至開始叫“交九”,意思是寒冷的開始),每九天為一“九”,第一個九天叫“一九”,第二個九天叫“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即到第九個九天,數滿九九八十一天為止。這時冬天已過完,春天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