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父親是開國元首,統一了全國。他的父親譭譽參半,歷史上對他父親的評價是統一有功,治國有罪。在他父親的統治下,發生了迫害書生的事件,同時毀了許多文物古籍。他的父親統治期間進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實現了土地國有制。他的父親建國之後,採取了大鍊金屬的舉措。他是父親的長子。他被父親派去北方參加抵禦外族的戰爭。他最後也死於軍中。他就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我們從歷史的記載,可以知道,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被立為太子,因為反對父親焚書坑儒而上書勸諫,遭到秦始皇的疏遠,被派去北方軍中協助蒙恬。後來秦始皇死於沙丘,秦始皇遺詔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扶蘇回京主持喪失,繼承帝位。結果胡亥與趙高李斯密謀修改遺詔,命扶蘇與蒙恬自殺。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之後,隨即自殺。從這些史料,我們可以知道扶蘇是正統的秦皇繼承人,有仁義之心,重綱常。做為太子,在朝能夠勸諫父皇行仁義之事,在軍,能夠協助蒙恬築長城,御匈奴。做為兒子,能夠奉行父命,捨棄性命,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很愚孝愚忠的。歷史要是這樣簡單就好了。《陳涉世家》裡面記載,陳勝吳廣起義,雖然打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卻依然利用扶蘇和項燕的名號,才興有名之師,得到天下雲集響應,說明在當時,階級貴賤之分還是深入人心的。陳勝吳廣起義之前的商量很有意思,太史公是這樣寫的:
他的父親是開國元首,統一了全國。他的父親譭譽參半,歷史上對他父親的評價是統一有功,治國有罪。在他父親的統治下,發生了迫害書生的事件,同時毀了許多文物古籍。他的父親統治期間進行了土地改革,土地實現了土地國有制。他的父親建國之後,採取了大鍊金屬的舉措。他是父親的長子。他被父親派去北方參加抵禦外族的戰爭。他最後也死於軍中。他就是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我們從歷史的記載,可以知道,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被立為太子,因為反對父親焚書坑儒而上書勸諫,遭到秦始皇的疏遠,被派去北方軍中協助蒙恬。後來秦始皇死於沙丘,秦始皇遺詔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扶蘇回京主持喪失,繼承帝位。結果胡亥與趙高李斯密謀修改遺詔,命扶蘇與蒙恬自殺。扶蘇收到秦始皇假遺詔之後,隨即自殺。從這些史料,我們可以知道扶蘇是正統的秦皇繼承人,有仁義之心,重綱常。做為太子,在朝能夠勸諫父皇行仁義之事,在軍,能夠協助蒙恬築長城,御匈奴。做為兒子,能夠奉行父命,捨棄性命,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很愚孝愚忠的。歷史要是這樣簡單就好了。《陳涉世家》裡面記載,陳勝吳廣起義,雖然打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卻依然利用扶蘇和項燕的名號,才興有名之師,得到天下雲集響應,說明在當時,階級貴賤之分還是深入人心的。陳勝吳廣起義之前的商量很有意思,太史公是這樣寫的:
陳勝﹑吳廣乃謀曰:“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無罪,二世殺之。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這一句,用現在話說就是:你看看,你看看,又是聽說。當時小兒子胡亥已經即位,而在陳勝吳廣這樣的老百姓心中,僅僅是聽說二世是小兒子,不應該立,而不是不能立。並且後文馬上又說,“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百姓聽說扶蘇有德行,卻不知道他死了。天下苦秦久矣,苦的是秦的暴政,苦的是二世的殘暴,而非對二世是長子或者是幼子的合法繼承人的質疑。這段話中最重要的一句,就是“上使外將兵”。在當時,太子是不出國都的,但是秦始皇派扶蘇去北軍,說明當時,秦始皇早就有剝奪扶蘇太子的想法了。《李斯列傳》裡面記載:書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書及璽皆在趙高所,獨子胡亥、丞相李斯、趙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餘群臣皆莫知也。既然群臣莫知,那麼胡亥趙高等五六人修改遺詔,又是誰洩漏的呢?以上我們可以看出,扶蘇雖有賢名,但在秦末,是做為一個政治符號,被誇大了的。造反者打擊當朝者的合法性,只是最普通的一種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