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是中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早在三代時期中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有人則認為,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種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只是現在兔爺兒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餅,是楊貴妃中秋吃月餅的時候看到月亮,心血來潮地說就把它叫做月餅吧,便討好一般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於了楊貴妃。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中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地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到了民國,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謝,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於是,水到渠成一般,傳到我們這一代,到了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的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如此實用主義地對待它,我們是否悲慘地失去了祖先的那種純真而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地自然的那種質樸而敬畏的親和力?
中秋節是中國一個古老、傳統的節日。每當此時,閤家團聚,其樂融融。 早在三代時期中國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 通常有許多人講,中秋節源自嫦娥奔月的故事。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嫦娥此舉所付出的代價是罰作苦役,並終生不能返回人間。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嫦娥自已雖覺月宮之好,但也耐不住寂寞,在每年八月十五月圓夜清之時,返回到人間與夫君團聚,但在天明之前必須回到月宮。後世人每逢中秋,既想登月與嫦娥一聚,又盼望嫦娥下凡一睹芳容。因此,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年復一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 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 有人則認為,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是由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游玩兒,游到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這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 而有人提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老百姓不堪忍受官府的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的字條藏在鉻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後來,每逢中秋節,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的勝利。 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種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只是現在兔爺兒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餅,是楊貴妃中秋吃月餅的時候看到月亮,心血來潮地說就把它叫做月餅吧,便討好一般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於了楊貴妃。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中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地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到了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到了民國,有北平俗曲唱道:“荷花未全謝,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於是,水到渠成一般,傳到我們這一代,到了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的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如此實用主義地對待它,我們是否悲慘地失去了祖先的那種純真而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地自然的那種質樸而敬畏的親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