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行程

    先上結論:隋唐兩代實為皇帝與關隴貴族、山東士族共天下。

    士族之所以為士族,在於其能夠壟斷知識,即“通經”,所以說,任何皇帝都需藉助士族整體來治理天下,故單個士族固然無法與皇帝比肩,但士族群體的力量卻往往勝於皇權。

    一、政治架構:三省六部實為貴族共和,中書領敕決策,門下審議把關,皇帝惟簽字而已,交尚書省執行。強如太宗,或可召集宰相合議,次強如玄宗,竟也只抓幹部,而將具體事務委之於宰相。所以,唐太宗虛心納諫決不是因為脾氣好,而是惹不起門閥大族。

    二、選拔人才:隋唐雖開創科舉,但其並非唯一選官途徑,士族門第、小吏積功、邊將殺敵均可入仕,反倒是科舉,往往三年一次,每次不過取數十人,且多為貴族出身者。

    三、社會風俗:門第觀念尤為濃厚,高士廉新編《士族志》,仍以崔氏為第一,後雖在皇權壓力下改皇族為首,但社會上仍以崔氏為尊,如魏徵為其子娶妻,因范陽盧氏不允,方才遷就皇家公主。

    當然,有唐一代,皇帝透過推行均田制、府兵制,重用邊將,開設科舉,也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貴族勢力,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史之亂後,均田制崩潰,藩鎮勢力乘勢而起,終於由朱溫發動“白馬之變”,將頂級舊士族掃蕩一空。

    其實,“白馬之變”並非前所未有,北魏的“河陰之變”與南梁“侯景之亂”都曾讓士族元氣大傷,但他們憑藉對知識的壟斷,很快又能捲土重來。但自唐末五代起,雕版印刷逐漸普及,知識再也不由士族完全壟斷,皇權也不必依賴士族,而是可以直接從廣大知識分子中獲取支援。失去這一便利條件計程車族遂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總而言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科技改變命運,誠非虛言。

  • 2 # 眼高手低

    首先士族興起於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達到巔峰(像崔氏、王氏、顧氏等都是有名的大氏族),到隋唐時期開始走向衰落,這是因為隋唐時期開始施行科舉制度,庶族開始掘起,到宋元后消亡。

    士族大閥在隋朝及初唐對朝局有著很大的影響,這是因為隋唐的建立實際就是皇帝在關隴貴族和山東貴族的幫助下建立的。隋文帝楊堅的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都是出身士族,這些士族在朝庭中佔有重要地位,朝中宰相等重要官職由士族出身之人擔任,朝中很多事情需要他們同意才行。

  • 3 # 四川達州人

    唐代門閥勢力龐大,主要表現是:

    1、建國初期李唐朝堂基本是三大勢力—李氏代表的關隴勳貴集團、盧氏等代表的關東河北世家集團,蕭氏代表的江南世家集團。

    李世民本人的秦王集團在不斷消融。所以強悍如李世民也得讓出一部分權力,施行有一定限度的貴族共和體制。

    2、武則天利用寒門子弟對關隴勳貴與宗室進行屠殺,世家被迫俯首。此後李唐在唐玄宗帶領下恢復生氣,依舊壓制住了世家。

    3、安史之亂後國力衰落,中央威德不立,地方割據漸起。朝廷直轄土地減少,導致財政收入銳減,被迫向世家尋求支援。

    世家因此再次發展起來,牛黨李黨也即由此發生黨爭,但趙郡李氏的李德裕黨可以說是世家的落日餘暉,是對庶族的最後一博。

    4、黃巢暴動最終重創世家,毀其譜碟,殺傷人員,掠奪財富,世家就此徹底沒落。

    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代表世家在唐代不斷的衰落歷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IG常規賽很猛,一到BO5淘汰賽就拉胯(除S9春季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