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如糧食與瓶裝淨水等,這種經濟現象許多人都不清楚也不理解根源在哪。 其實上世紀7,80年代糧食早就有這樣的情況
5
回覆列表
  • 1 # MM定理

    根據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相關理論,馬克思認為,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任何商品可以進行交換,是因為他們具有相同的價值,價值的大小用價值量衡量。商品可以由簡單勞動也可以由複雜勞動生產,複雜勞動透過簡單勞動進行衡量。商品的價值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花費的勞動時間越長,商品的價值量越大,體現在價格上就是一件商品價Grand SantaFe高。因此決定商品價格的因素是商品自身的價值,而價值又是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同時根據馬克思的相關理論,價格會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也就是說在某些時候,價格會大於價值,而在有些時候,價格會低於價值。引起該變化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商品的供求因素,當商品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低於價值,當商品供不應求時,價格大於價值。

    根據上面我們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糧食與瓶裝水的關係,首先直接拿瓶裝水與糧食並不能直接比較,因為二者計量單位不同,就像馬克思舉得例子,一把斧子換四隻羊,只能說一隻羊沒有一把斧子價值高,其他無什麼區別,同時從糧食的生產來看,我們並不能直接得出糧食獲得就很艱難,而瓶裝水的獲得就很容易的結論,一瓶瓶裝水從水源獲得,消毒殺菌,包裝,運輸售賣中間也要經過很多的流程。糧食的種植,從播種到施肥,澆水,除蟲到收割再到最後的加工售賣,看似過程比製造一瓶水的週期長,但中間有很長一部分時間並不需要我們付出太多勞動。

    另外一方面,供給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糧食供給大於需求很顯然,價格要下降,如果瓶裝水要供給不足,自然價格會上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手衣服如何在網上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