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隴右行思見聞錄

    真正的強大不是打倒對手,而是扶起跌倒的人。這就是道之無為。

    老子之道源於易,道之無形,延伸為人,社會。就是德,催生了儒,法,墨諸子百家。德為人之道,有人的地方,德無處不在。怨,道之結也。疏與堵,水之道,上善若水,德也。只能疏,怨,乃結也,堵也。德至,化怨。善也。

    以德報怨,道法自然。

  • 2 # 葉好古

    老子的“以德報怨”我們一般認為是用恩德感化敵人,用恩德來化解仇怨,所謂“對方傷我千萬遍,我卻依然如故我”。

    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是對“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的一種誤解。老子的核心思想是清靜無為,是鋤強扶弱,是“天道貴平”,是多的流向少的,是反對統治階級的橫徵暴斂。

    這裡“大小多少,抱怨以德”的意思是多的要流向少的,大的也是由小及大的。對於仇怨問題,要用正確的方法去解決,就像是社會的兩極分化,貧富差距擴大一樣,用劫富濟貧的方式是不頂用的,只有改變財富分配製度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所以,“報怨以德”的意思,要用正確的方式解決問題,要按自然規律辦事。“報怨以德”根本不是對方傷害我了,我還要加倍的對他好來感化他,這不是“報怨以德”,這是犯賤,是對犯罪的縱容!

  • 3 # n是名n

    老子講的“以德報怨”有積極意義嗎?

    這個還真沒有,境界描述,不必強求。

    《老子》有兩處提到“以德報怨”:

    一、“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

    這裡的“報怨以德”,是“閒靜”中化解內中怨氣,有淨念養生的妙用。

    “怨”和“德”,一個是一種氣,一個是一種性,都是我們內在的東西。

    只有做到了“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中,才能體會“大小多少”、“抱怨以德”。

    反過來,假如想用“抱怨以德”的方式去“修身養性”,作用不大……忍辱……我覺得“忍辱”也不應該理解成以德報怨。

    二、“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這個話可以有兩種理解,一種是否定“報怨以德”,把“安可以為善”當反問句,它也可以解釋通,另一種是把“安”當作“心境”解,也講得通。

    我們只有做到“安”的心境,才可以“以德報怨”,做不到“安”,“以德報怨”是沒有意義的。

    “安”字不是那麼容易能做到,禪宗二祖慧可,在找到中華初祖達摩的時候,有個“斷臂求法”的典故,就是為了“安住此心”。《金剛經》裡須菩提問佛,起首也是“云何安駐、云何降伏其心”,《莊子》講莊周夢蝶、自謂適志,“適”也是一種“安”。所以,“安”沒有那麼容易成熟,進而,“以德報怨”,也沒有那麼容易做到。

    後文:“聖人執左契、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擁有獨立人格時,我們自身,和整個世界,可以分離開看。我們可以把周圍一切人、事、物,整合成一個整體看待;我們自身,是另一個身心相合的整體。當我們有興趣“樂善好施”時,實際上是放利給“環境老天”,那麼“環境老天”就會欠我們“人情”,到了適合的時候,“環境老天”會還回這個“人情”的,除非自己原本就欠“環境老天”的賬,那趕快還掉,免得命終時還不起,受點什麼折磨就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貓的十大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