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祭文有固定格式,通常開頭是:維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以某物祭於先生之靈前。結尾是:嗚呼哀哉,尚饗。但是悼念這個東西,情發於衷,就不一定只有祭文這個體例能做了。如果是正統祭文的話,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都是傳誦的名篇,情感真摯,言出於衷。自祭文還有便是陶淵明的自祭文(魏晉時期比較流行,但這篇寫得格外真摯,當然沒法按照傳統體例來,因為寫這個的時候人還活著呢),讀起來有一種老人將逝,在耳邊悠悠念著往事,囑咐兒孫的感覺。而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讓人很自然地想到陶淵明的一首詩:
古代祭文有固定格式,通常開頭是:維某年某月某日,某人以某物祭於先生之靈前。結尾是:嗚呼哀哉,尚饗。但是悼念這個東西,情發於衷,就不一定只有祭文這個體例能做了。如果是正統祭文的話,祭十二郎文、祭妹文都是傳誦的名篇,情感真摯,言出於衷。自祭文還有便是陶淵明的自祭文(魏晉時期比較流行,但這篇寫得格外真摯,當然沒法按照傳統體例來,因為寫這個的時候人還活著呢),讀起來有一種老人將逝,在耳邊悠悠念著往事,囑咐兒孫的感覺。而讀這篇文章的時候,讓人很自然地想到陶淵明的一首詩:
憶我少壯時,無樂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 荏苒歲月頹,此心稍已去。 值歡無復娛,每每多憂慮。 氣力漸衰損,轉覺日不如。 壑舟無須臾,引我不得住。 前塗當幾許,未知止泊處。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 古人惜寸陰,念此使人懼。一字一嘆。不能說的悼念一般來說,祭文都要寫寫所祭之人的生平,以供後人憑弔。但也存在著沒法說的情況。比如容齋隨筆裡有一則:先公自嶺外徙宜春,沒於保昌,道出南安,時猶未聞檜相之死。張子韶先生來致祭,其文但云:“維某年月日具官某,謹以清酌之奠昭告於某官之靈,嗚呼哀哉,伏惟尚饗”,其情旨哀愴乃過於詞,前人未有此格也。祭文只有一句“維某年月日具官某,謹以清酌之奠昭告於某官之靈,嗚呼哀哉,伏惟尚饗。”便是開頭和結尾,中間沒有,不能說。(翻譯出來的話,大概就是“不說了,你懂的”)另外還有一篇賦,是向秀做的,叫《思舊賦》(就是魯迅提過的,他很納悶為什麼剛開頭就結尾的那篇)。不長,藉由鄰家笛聲衍出了對嵇康的思念,前面寫很多景色的破敗,而寫道“悼嵇生之永辭兮,顧日影而彈琴。託運遇於領會兮,寄餘命於寸陰”之後,就匆匆收尾了。悼妻愛情會慢慢演變成親情。相愛甚深的兩人,妻子逝去了,便是少了一位至親之人,其哀其痛,莫以言明。而古制又有喪禮之在妻,制重而哀輕的說法,無甚感情還則罷了,若彼此相愛,又怎麼能做到呢。潘岳有一篇悼亡賦:人空室兮望靈座,帷飄飄兮燈熒熒,燈熒熒兮如故,帷飄飄兮若存,物未改兮人已化,饋生塵兮酒停樽。被打擊得精神有點恍惚了。類似的還有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十年之後的相思。悼夫我能記起來的就是《公無渡河》了,這首詩讓人印象特別深,因為畫面感太強了。記得有一次參加一個朋友的叔叔的葬禮,這位叔叔是因為喝酒死掉的,葬禮上叔叔的老婆就在邊上哭”喊你不要喝酒,你就不聽,你非要喝,你喝完了走了,我們咋辦嘛!“(四川話帶哭腔),我當時一個激靈,這不就是公無渡河嗎?原來人和人的感情,幾千年來,都未曾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