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傳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ODYSSEY》,即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據此,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前9、8世紀之間。
荷馬史詩是《伊利亞特》與《ODYSSEY》的合稱。荷馬史詩被稱為歐洲文學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藝技巧高度發展的結晶。三千多年來,許多學者研究這兩部史詩,單就研究結果印成的書,就可以自成一個小圖書館。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後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和記錄,幾乎經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經過荷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紀和7世紀,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爭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到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又經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作。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
有關特洛伊戰爭的神話故事與傳說在古希臘各地廣為傳誦。許許多多遊蕩於希臘世界的說唱藝人、遊詠詩人都樂此不疲,從而使之代代相傳,古希臘偉大詩人荷馬的兩部光輝詩篇《伊利亞特》和《ODYSSEY》便取材於此。
歷史上究竟有無荷馬這個人?這兩部史詩真是他寫的嗎?這些問題在西方學術界爭論已久。早在古希臘時代,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都肯定荷馬是兩部史詩的作者,直到18世紀初,歐洲人仍然認為荷馬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一位遠古的偉大詩人。
然而,也是在18世紀初年,法國僧正多比雍與維柯則率先發難。他們認為,此前人們一直篤信不疑的荷馬並不存在,他只不過是希臘各族說唱藝人的總代表,而不是一個人,兩部史詩前後相隔數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時之作。這一新的觀點,可謂石破天驚,迅速在西方學術界引起轟動,“荷馬問題”驟起。
1795年,德國學者沃爾夫沿著這一思路對史詩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從而斷言,史詩的每一部分都曾作為獨立的詩歌由歌手們演唱,後經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後來,沃爾夫的同胞拉赫曼更為明確地闡述了他的觀點,從而形成了“短歌說”。
與之相對立的是以德國學者尼奇為代表的“統一說”。此說實質上是對有關荷馬的傳統看法的復活。他認為,荷馬確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當不晚於公元前九世紀。他認為荷馬運用古代民間詩歌的材料,並重新作了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結構
荷馬
荷馬,古希臘盲詩人。生平和生卒年月不可考。相傳記述公元前12~前11世紀特洛伊戰爭及有關海上冒險故事的古希臘長篇敘事史詩《伊利亞特》和《ODYSSEY》,即是他根據民間流傳的短歌綜合編寫而成。據此,他生活的年代,當在公元前10~前9、8世紀之間。
荷馬史詩是《伊利亞特》與《ODYSSEY》的合稱。荷馬史詩被稱為歐洲文學的老祖宗,是西方古代文藝技巧高度發展的結晶。三千多年來,許多學者研究這兩部史詩,單就研究結果印成的書,就可以自成一個小圖書館。荷馬史詩寫的是公元前12世紀希臘攻打特洛伊城以及戰後的故事。史詩的形成和記錄,幾乎經歷了奴隸制形成的全過程。特洛伊戰爭結束後,在小亞細亞一帶就有許多歌頌戰爭英雄的短歌流傳,這些短歌的流傳過程中,又同神的故事融合在一起,增強了這次戰爭英雄人物的神話色彩。經過荷馬的整理,至公元前8世紀和7世紀,逐漸定型成為一部宏大的戰爭傳說,在公元前6世紀的時候才正式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到公元前3世紀和2世紀,又經亞里山大里亞學者編訂,各部為24卷。這部書的形成經歷了幾個世紀,摻雜了各個時代的歷史因素,可以看成是古代希臘人的全民性創作。
荷馬史詩,是古代希臘從氏族社會過渡到奴隸制時期的一部社會史、風俗史,具有歷史、地理、考古學和民俗學方面的很高價值。這部史詩也表現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肯定了人的尊嚴、價值和力量。這是人類童年時代的藝術創作,在思想上、藝術上不免帶有侷限性。
有關特洛伊戰爭的神話故事與傳說在古希臘各地廣為傳誦。許許多多遊蕩於希臘世界的說唱藝人、遊詠詩人都樂此不疲,從而使之代代相傳,古希臘偉大詩人荷馬的兩部光輝詩篇《伊利亞特》和《ODYSSEY》便取材於此。
歷史上究竟有無荷馬這個人?這兩部史詩真是他寫的嗎?這些問題在西方學術界爭論已久。早在古希臘時代,著名歷史學家希羅多德、修昔底德,哲學家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都肯定荷馬是兩部史詩的作者,直到18世紀初,歐洲人仍然認為荷馬是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一位遠古的偉大詩人。
然而,也是在18世紀初年,法國僧正多比雍與維柯則率先發難。他們認為,此前人們一直篤信不疑的荷馬並不存在,他只不過是希臘各族說唱藝人的總代表,而不是一個人,兩部史詩前後相隔數百年,不可能是一人一時之作。這一新的觀點,可謂石破天驚,迅速在西方學術界引起轟動,“荷馬問題”驟起。
1795年,德國學者沃爾夫沿著這一思路對史詩進行了細緻的研究,從而斷言,史詩的每一部分都曾作為獨立的詩歌由歌手們演唱,後經多次整理加工,它才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後來,沃爾夫的同胞拉赫曼更為明確地闡述了他的觀點,從而形成了“短歌說”。
與之相對立的是以德國學者尼奇為代表的“統一說”。此說實質上是對有關荷馬的傳統看法的復活。他認為,荷馬確有其人,他生活的年代當不晚於公元前九世紀。他認為荷馬運用古代民間詩歌的材料,並重新作了加工、整理,使之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