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陽Sir的考古之眼

    失蠟法鑄造的器物,以戰國時期楚國的兩件器物最為典型:

    一件是淅川下寺的雲紋銅禁,

    一件是曾侯乙墓的青銅尊盤。

    淅川下寺2號墓出土“雲紋銅禁”,長131cm,寬67.6cm,禁中間的長方形用來置物;禁的四周則是十二個立體龍形,龍角龍尾均作浮雕裝飾;在其底部四角和四周,還有12個踞伏的怪獸充當器足。

    看過國家寶藏的朋友們,應該對這件來自河南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並不陌生,它是目前所知中國失蠟法鑄造工藝最早的鑄品之一。

    除了這件“雲紋銅禁”,曾侯乙墓中的“青銅尊盤”也絲毫不遜色,其裝飾更加瑰麗,工藝也更加精湛,同樣是失蠟法鑄造的傑出代表物。

    曾侯乙“尊盤”,顧名思義它正是由“尊”和“盤”兩件器物組合而成的,這樣的組合器物在曾侯乙墓中並不少見,譬如曾侯乙“鑑缶”,就是由在外部的“鑑”與內部的“缶”所組成。

    好了,我們把這個“尊盤”拆開看一看:

    這是上部的“尊”,口部呈喇叭形,值得注意的是,在其口沿處附加有高低兩層精細繁縟的透雕紋飾,在其頸部則有四條鏤空的龍形雕飾,腹部和圈足同樣有變體盤龍紋裝飾。

    這是下部的“盤”,同樣在口沿部、唇、耳部、腹部和蹄足上,都大量裝飾有透雕的蟠蛇紋及龍紋。

    這裡,簡單說一下範鑄法與失蠟法的區別,如圖所示:

    其實,兩者最大的一個區別就在於模具,範鑄法為泥,而失蠟法則是蠟模,別小看只是一個泥一個蠟的區別。

    這不僅關乎到器物表面的光潔程度,也在於其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而且不受器物造型的限制,幾乎可以製作出任何想要的器型!

    總結下就是:

    1.範鑄法的外範一般會分成數塊,而且範塊之間會有小縫,因此鑄造的器物表面會有鑄縫,器底一般不進行打磨,仔細觀察就能看得到;

    但是失蠟法鑄模不需要開模,而且也不用分成數塊,所以器表光潔度較高。

    2.範鑄法的模和範都只能用一次,因此鑄造不同器物,都需要再重新制作製作內模和外範,雖然後期有了印模製範,但工序還是比較複雜。

    而失蠟法用低熔點的蠟作為模具,極大地簡化了制模的工藝,從而提升了青銅鑄造效率。

    3.範鑄法即便產生分鑄法、印模製範法,想要鑄造帶有鏤空工藝的器物,還是非常困難的,而失蠟法則不然,因為蠟模可以融化,所以特別適合紋飾繁縟的器物。

  • 2 # 小黑侃大山

    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挺有意思的,怎麼說呢,沒接觸考古之前,小黑是挺笨的從沒想過青銅器是怎麼製作出這麼多的花紋,後來才發現這個是一個重大的學術問題,至今還存在很大的爭議的。但是學術界是提出了幾種可能性的,學術的目的不苛求能過完全的復原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而是儘量的讓現代人更加了解古代的社會。

    主要可能性有:

    第一種方式是:直接在陶範上面刻紋飾,這個其實是有發現的,比如有的陶範上面會有一些刻畫的痕跡的。

    第二種方式是:先用材料做出想要鑄造的青銅器,然後再用範土進行翻範,這種方式的有一個比較大的爭議是有些紋飾特別的精緻,怎麼才能保證翻出範能夠完美從模上翻出。

    第三種方式是:首先需要說明的是,這種方式更加有爭議,就是失蠟法,雖然這項工藝至今仍在使用,但是在商周時期,失蠟法是否被華人掌握還沒有確鑿的證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采薇節選那一段的意思是什麼與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