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梅煮茶客

    歷史上的蔣幹實為一位以才能、機辯聞名於當世的名士,並非如《三國演義》中其人其行,近一千八百年來,我們實在是冤枉了蔣幹。

    在《三國演義》中,寫到一個人物,此人名叫蔣幹,是曹操手下一幕僚。作者羅貫中用他傳神的妙筆,不惜耗費大量的筆墨,兩次生動、細膩地刻畫了蔣幹前往江東的過程,及所釀成的後果。似乎蔣幹其人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腐儒。

    《三國演義》第四十五回和第四十七回,寫道赤壁大戰之前,曹軍和孫劉聯軍除了各自在緊鑼密鼓地加強攻防的作戰準備外,彼此滲透和諜戰也激烈展開。

    戰前曹操手下幕賓蔣幹立功心切,先後兩次自告奮勇過江,去遊說周瑜並打探其虛實,但兩次都被精明異常的周瑜巧妙地反利用:第一次,蔣幹前來說服周瑜降操。周瑜設計,故意讓蔣幹發現偽造的蔡瑁、張允私通東吳的書信,使蔣幹將書盜迴向曹操報功。曹操氣急之下,中了周瑜的離間之計,將水軍都督蔡瑁、張允誤殺,從而消除了曹操水軍對孫劉聯軍的危脅;第二次,東吳黃蓋假欲降曹,曹操不知真假。蔣幹再次主動過江探聽虛實。周瑜再次設計,讓蔣幹與龐統碰面,在彼此信任後,蔣幹將龐統邀請至曹營,曹操接受了龐統獻上的“連環計”,為孫劉聯軍最終採用火攻戰破曹創造了條件。所以,曹操的赤壁之戰大敗,蔣幹實為罪魁禍首。其實,以上這些都不是真實的歷史。

    三國時,確有蔣幹其人,系九江人,也確有蔣幹前往見周瑜之事;然而歷史上的蔣幹其人其事,卻與《三國演義》中的蔣幹其人並所為相去甚遠。

    據《資治通鑑》卷六十六、漢紀五十八,載:漢獻帝建安十四年,即赤壁之戰後的第二年,蔣幹曾前往江東見孫權,並且僅此一次,而非兩次。

    事情緣於曹操秘密派遣蔣幹前去江東遊說周瑜。蔣幹以才能、機辯聞名於長江、淮河一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曹操及眾人認定的最合適人選。於是,蔣幹便換上平民的衣著,自稱因私誼來看望周瑜。周瑜在帳前接著並迎入帳內,寒暄過後,周瑜單刀直入地問道:“蔣子翼此次涉水遠道而來,甚為辛苦,該不會是為曹操作說客的吧?”接下來,邀請蔣幹前往參觀軍營,在巡視倉庫、軍用物資與武器裝備之後,回到大帳熱情地設宴款待蔣幹。席間故意讓蔣幹看自己的侍女、服裝、飾物以及各種奇珍異寶,無不感慨地對他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施遇到知已的君主,對外是君臣關係,在內則知心達意、情同手足,能言聽計從、有福共享、有難同當,如此,即使蘇秦、張儀重生,能改變他的立場和站位嗎!”蔣幹只好笑著,一直不便談私人關係之外的話。事後,蔣幹回到曹營,如實向曹操作了彙報,評價周瑜為人胸襟寬廣,志向遠大,不是言語所能說動之人。

    此次使命,蔣幹雖有負曹操之託,但並不失名士之風。但《三國演義》卻將其刻劃為一個被人捉弄利用的小丑形象,雖則增強了文學效果,但卻使其斯文掃地,實在是一起影響深遠的大冤案。

    一家之言,不妥請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湯醬牛肉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