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兩廣文史

    曹衝稱象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南蠻進獻了一頭大象,北方人沒見過這麼大的動物,紛紛議論這麼大該有多重啊?曹操當然也是好奇,不過一時也想不到啥好辦法。

    這時曹操的小兒子,7歲的神童曹衝提出了一個辦法。將大象驅趕到大船上,劃線記錄船的吃水深度。將大象趕下船後,又讓士兵將石頭搬上船,一直搬到船吃水到劃線處。這樣,不可稱的大象就可以用可以稱的眾多石頭代替了。

    《三國志》:鄧哀王衝字倉舒。少聰察岐嶷,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曹衝稱象的辦法,妙在等量交換。三國時的秤是小秤,用來測量巨物大象就不行了。同等的重量的象是活物,不可以分割稱量。而石塊是可以分別稱量的。

    有人說曹衝稱象妙在曹沖年齡小,如果是大人就不會覺得妙在哪裡。但當時曹操已經問過他的群臣了,其中不乏智謀高絕者,如荀攸、賈詡、司馬懿等,但也沒人短時間說得出來。在那個歷史時空,條件的限制,曹衝的辦法實在妙絕。

    關於勝在曹沖年幼的說法,多少泛著股酸味。你要讓他們說出另外的稱象辦法,他們是絕說不出來的。如果有,那就是過地磅吧……

  • 2 # 健康哥阿輝

    在當時那個時期,曹衝稱象是最好不過的辦法,他避開了屠殺大象這一環節。時至今日,曹衝稱象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經濟物過地磅。

  • 3 # 作家新視野

    個人認為,第一,拓展了人類思考問題的智慧,使人的大腦在逐步進化;第二,對於當時所處的現實環境,尤其是計量方面的改變起到了創新鑑借的作用,對於其它也間接起到了幫助作用!

  • 4 # 清風明月76777296

    好在巧妙的解決了難題。眾所周知,大象乃是陸地上最龐大的生物。面對這龐然大物,要想搬動它,稱出它的體重,談何容易?而曹衝採用逆向思維,轉換問題,把稱大象換為稱石頭,這就降低了難度,變為可行之法。這其中最關鍵的是曹衝巧妙的想出利用船作為載大象的載體,從而輕而易舉的完成了問題的轉換,準確的稱出了大象的體重。

    曹衝小小年紀,就能想到如此巧妙之法,令人歎為觀止。不得不佩服曹衝的智慧過人。這也給我們很好的啟示,當遇到問題難以解決時,不妨換一種思維方式,也許問題就會迎刃而解。古語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人們常說換位思考,將心比心,逆向思維,就是這個道理。

  • 5 # 後學先生

    第一,觀察分析能力。當時阿基米德的浮力定理還沒有傳入中國,曹衝不可能知道排水法測重。但是聰明的曹衝一定作了觀察:發現船上有人沒人、人多人少下沉是不一樣的,船上人多下沉也就深,人少下沉淺;並有此得出結論:船的下沉深淺與載重量成正比。

    第二,聯想類比能力。現實中,有的人儲備了大量知識,卻沒有形成真正的能力,原因恐怕是缺少了聯想類比思維(突然想起聯想電腦曾經的廣告: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小曹衝可以快速把船的下沉深淺和大象的重量聯絡上,可見曹衝的聯想類比能力有多強大!

    第三,等價轉化能力。首先大象上船並標註船的吃水深度,然後大象下船石頭上船達到相同的吃水深度,那麼大象和石頭的重量相同。用冰冷的沒有生命的石頭來代替有溫度有生命的大象,這是等價轉化能力的體現,也達到了化整為零利於稱重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ol武器怎麼打狗頭?